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2期 ID: 147793

[ 郭玉颖 文选 ]   

以开放式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 郭玉颖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它的教学与评价方式都应该是多元与综合的。因此以开放式的手段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起来,有利于保证将开放式的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在开放式的口语交际教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践”是最重要的一环,但“评价”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口语交际的评价不能像传统一些学科那样可以通过书面测试的方式来作量化测定,它更多注重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和评价。而当前中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所以,要保证将开放式的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评价与反馈工作,这既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一、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标准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最终还需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下一阶段的进行。
  教学反馈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考察学生的表达是否连贯,思维是否有逻辑,手势、姿态是否恰到好处,听众的反应如何等等。反馈的信息要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在交际过程中到底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改善提高。反馈的信息需要及时地传递给学生。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而是把评价放在学期末,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当然,这种总结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从效果来看,开放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效。我们可尝试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在开卷评价中,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权威性评价相结合,从衡量评价等级(为了淡化分数的竞争采用等级评分)到进行考核评定的整个过程,都允许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比如在演讲比赛中,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者,他们在充当考生的同时又充当评委,双向的实践有利于其社会实践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提高。通过评价环境的优化,学生对评价的恐惧心理减少了,反而渴望评价,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态;对评价的态度由关注一个分数变为更关心学习质量的反馈。正因此,学生真正认识到评价的意义,才会发挥评价的激励效能。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
  二、采用分层、灵活的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传统语文教学,我们总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考核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能力,势必会使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评价的效果就不会激励较差的学生,而且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抵抗的学习心理,学生感到自己没有发展的空间,容易自暴自弃。所以根据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分层次、分等级,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一)分层、分段进行评价
  由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根据海姆斯的对交际能力概念的表述,口语交际能力应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根据我们对日常交际过程的分析,一般来说,倾听能力包括了“语音辨识力”、“语义理解力”、“话语品评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一般也包括了“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话语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体态语言的应用能力”这三个层次;应对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对和处理能力,表现出敏捷灵活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时,我们可以以这三个能力作为分层评价的目标。根据中职医药专业的特点,按中职三个学段设计以下口语交际评价目标细则:
  第一学段(1—2学期)口语交际评价表
     
  第三学段(5—6学期)口语交际评价
  
  
  此评价表的设计,首先适应中职口语教学的分层特点。考虑到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就已经接受过专门的口语训练,因此第一学段更注重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在掌握一定倾听技巧的基础上可以流畅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逐步加大了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的权重,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体验口语交际的过程,从而得到一个大的提升。其次,注重中职学生发展的特点。只要是正常的学生,都能讲话,都可以与别人交流,所以,此评价表学生最低也能得60分,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设计评价记录,就是要用文字记载学生评价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有努力的目标。总体评价以星级评定,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但更注重定量检测。再次,强调三种能力整合,相互交融。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是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同时从三个方面立体地考察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评价的目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
  1.现场即时评价
  现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一个即时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教师一人说了算,应让学生参与其中,设法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因为这样做,可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表达和应对,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譬如打电话、课前三分钟即兴演讲、复述、介绍等等,这种评价主要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组织语言,有利于提高今后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在许多场合,会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简洁、完整、适当地表达自己。
  2.小组讨论评价
  如在进行辩论赛、模拟面试等的口语训练后,通过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方式抓住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闪光点),寻找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自我解剖和自我反思,从而使肤浅的知识变成深刻的认识。
  3.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评定,它不仅衡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还对学生的交际意识、情感态度、思想面貌等做出反馈评价,这种评价更及时、富有积极意义。如教师可以通过保存学生口语交际的实录材料或电子档案,如对广告词实录、实习基地反馈资料、实习报告等开展交流,在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者、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与学生)、合作中了解别人的长处、优点,在比较中看到距离,自我激励并促进自我学习,力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它不全是一门认知的学科,其知识的系统性也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它的教学与评价方式都应该是多元与综合的。开放式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法,是一种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单志艳.如何进行教育评价[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2]陈惠娟.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左海电.构建口语交际的评价体系[J].太原: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5).
  
  (郭玉颖广东省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510430)

以开放式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