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2期 ID: 147795

[ 曾永发 文选 ]   

素材

◇ 曾永发

  作文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是中学阶段语文考试的“半壁河山”。可是眼下的学生作文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素材陈旧、没有新意。一篇作文难以找到几个运用得好的成语,更谈不上精美的语句了,内容言之无文。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活水,就没有清澈的池塘,作文也是如此,没有丰富的素材,就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这一现状,参与了遵义市初中素质作文训练研究体系之子课题(作文素材积累研究)。七年级学生一进校,就着手抓素材积累,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阅读、摘抄、背诵。强调写规范的文章,抒真挚的感情,做工整的笔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农村学生所见的世面小,生活面较窄,多数学生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多观察、善思考、勤记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对刚进校的学生进行测试。要求全班学生到校门口并注意观察,然后返回,回到教室以后,先不交流,1组、2组、3组学生写出校门口陶行知塑像下的名言(一年之际,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际,务求不虚度一时);4组、5组、6组学生,写出教学楼顶楼上的校训(勤学成长立志奉献)。经过统计,前三组30人,只有2人完成要求,而后3组只有1人能完成。经过这次后,老师要求学生去观察事物,70%的学生都能认真观察。这样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
  1.留心学校生活。学校生活对学生来说是丰富多彩的,每天课堂上看到同学的展示、听到同学的朗诵,自己参与吗感悟到了什么。课余时间同学们眉飞色舞的高谈阔论,你观察到了吗?每一周的主题班会课上,你参与了吗,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以后将怎么做?每一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诸如校运会、演讲会、歌咏会等。校运会上,运动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场下观众的呐喊助威;讲会上,演讲者热情洋溢的演讲 ,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歌咏会上,婉转动听的独唱,气势磅礴的合唱。这些你注意观察了吗?只要学生亲自参与,认真观察,不愁没有写作素材。
  2.感悟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一个重要的生活天地,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生活的每个细节,家中每个亲人的喜怒哀乐、嗜好习惯、言谈举止。他们朴素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教诲的话语让人难忘,举手投足感人的一瞬。亲人野外的劳作、居室的家务、厨房的饮食都是写作的珍宝。最近几年农村农民工的外出,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对亲人的思念,孤寂的生活,对这部分孩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写作素材。只要用心去观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人物的音容相貌描绘具体,感情的跌宕起伏描写细致,同时把孝亲敬长的情感渗透其中,何愁笔下无精妙的素材。
  3.参与家庭生活。农村孩子回到家中,参与一定的家庭劳作,亲身感受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喜悦,失败的懊丧,这些是城市孩子无法体验到的。老师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参与栽果树种蔬菜,浇水施肥;喂养家禽,洗衣扫地等活动。在家劳作中,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特点;知道鸡鸭鱼鹅的生活习性;懂得四季应种的五谷杂粮;感受猫狗牛羊的驯良可爱,从而感受生活、获取素材。
  4.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更是复杂多样,学生要走出学校,把社会作为一个大课堂,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可以观看新闻,了解国际国内风云变幻,天灾人祸;可以去旅行,观看大自然的行云流水、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新农村的建设,观赏本地名胜古迹,欣赏大自然的壮丽山河,探索家乡变化等。
  二、从阅读学习中积累素材
  1.学生自己积累
  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把阅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老师要有目地进行指导阅读、摘抄、背诵。每个学习小组每天把收集到的精辟佳句摘抄于黑板一角,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教师结合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所积累的材料。
  2.教师帮助积累
  积累素材的渠道多,内容广。但由于学生受主观认知水平,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很有必要。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关素材附在导学案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抄。要求学生读不懂的不摘抄,抄了用不上的不抄。
  例如:在《孙权劝学》导学案后,附上以下内容(一部分)
  (1)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
  (3)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浅尝辄止;
  (4)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5)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6)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废寝忘食;
  (7)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
  (8)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9)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在《小巷深处》导学案后,附上以下内容(一部分)
  (1)有关母爱的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母行千里儿不愁,儿行千里母担忧。(俗语)
  (2)有关母爱的诗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3)有关母爱的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4)有描写母爱的好句: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淡雅清新;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当然,积累作文的素材只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如果不能灵活运用,积累素材再多,那也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教师要把指导、写作、讲评、小结、补救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好素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永发贵州省余庆县花山民族中学564409)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