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极具悲剧意识的小说,以小说女主角农家女子苔丝悲剧命运为主的悲剧意识成就了《德伯家的苔丝》的巨大成功。苔丝的悲剧发生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体现出社会变革给农民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造成苔丝悲剧下场的还有宗法制、伦理道德及经济发展等多方因素。本文以《德伯家的苔丝》悲剧风格为例,深入分析哈代小说中蕴藏着强烈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悲剧意识
引言
托马斯·哈代于1891年创作《德伯家的苔丝》这一作品,成为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围绕农村姑娘苔丝的苦难生活展开,苔丝从单纯地开始接触社会,到后来失身后的一连串悲惨遭遇,构成了小说的连续悲剧,表现出明显的悲观主义。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社会演变还是历史因素沉积又或是苔丝本身的性格,下文将从哈代的悲剧意识源头入手,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风格进行探讨。
一、社会演变下苔丝的悲剧命运
(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
苔丝所生活的地区是哈代拟定的一个名叫威赛克斯的地方,这是一个拥有封建宗法制和传统风气又没落的南方农村。十九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到贫困没落的南方农村,许多农村的自然经济及生活面貌遭到了破坏,威赛克斯也不例外。苔丝的家乡也在资本主义的入侵下进入了最后的挣扎期,而广大农民的命运也具有了悲剧色彩,作为农民的苔丝从此也踏上了她的悲剧道路。
(二)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开始
苔丝出身在一个贫困的农家,全家靠着一匹马维持着生活,苔丝在帮父亲工作时,老马不小心被撞死,而后苔丝一家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丧失了主要的生活来源后,苔丝由农民变成了工人。紧接着,苔丝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在被丈夫抛弃之后,她为了生活来到农场务工。农场的艰苦工作迫使苔丝的地位一直下降。经历身份转换的苔丝饱尝辛酸,而这正折射出英国农民在寻求自己未来生活的过程中承受的种种痛苦,从苔丝的悲剧命运可以看出英国农民阶级在找寻自我身份的途中不断遭遇困苦的悲剧命运。
二、悲剧视角下对主人公苔丝的解读
从《德伯家的苔丝》中可以看出苔丝的悲剧命运与资产阶级道德、法律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原有宗法制社会时,苔丝的身份和命运令她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
(一)苔丝象征着纯洁及道德的伪善面
由于受道德观念的压迫,苔丝没有了爱情,没有了希望,身心蒙受巨大打击,一步步走向绝望的边缘。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贞操观念格外强烈,作为失身又被遗弃的女人,苔丝在这种传统封建的道德观念下生活得十分痛苦。由于道德和封建制度的影响,苔丝不得不放弃一切逃到贫瘠、环境恶劣的高原生活,但是,悲剧命运又一次笼罩了她,富农的凌辱和压迫使苔丝备受折磨,不仅仅是苔丝,就连她的家人也因为伦理道德与封建观念的胁迫而无处躲藏——苔丝失去的贞操及她的婚姻影响了平静的小村庄,被家人被赶出村子,在墓地露宿,无奈之下,苔丝只得选择重返亚雷身边,最终导致自身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小说自始至终将“不洁”的罪名扣在了苔丝的头上,而这个词语似乎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维护封建道德观念的借口,苔丝在资产阶级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二)苔丝象征着善良及法律、宗教的不公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最初是一位拥有纯洁心灵和善良品德的农家女孩,但是拥有传统美德的苔丝最终在法律、宗教的不公下走向悲剧悬崖。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资本主义与法律、宗教、道德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资产阶级正是通过所谓的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制定伪善的道德原则,并对那些有违道德和宗教的社会底层人士进行惩罚。苔丝的身世折射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在伪善法律、宗教制约下的牺牲品,苔丝从蒙上悲剧色彩的那一刻起就被法律、宗教及道德观念无情地判了死刑。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采用辛辣的手法描写出宗教代言人——牧师们的丑陋嘴脸,他们没有基督教徒的无私和大爱,有的只是资产阶级下的自私和无知,这一切都令苔丝感到无助,宗教道德的迫害让苔丝深陷负罪感的阴影之中。
作为底层阶级一员的苔丝对法律、宗教制度没有任何威胁,但法律却对她进行无休止地打压和逼迫。当苔丝选择向命运发起反抗时,法律却开始惩罚她,而亚雷压迫、侮辱苔丝,导致苔丝悲剧命运,却没有受到法律的惩治;当苔丝选择保护自己,杀死亚雷时,法律却声称维护正义,发动全国人民逮捕苔丝。由此可见,所谓的资产阶级法律、宗法并不是正义的化身,而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维护资产阶级对人民进行剥削的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苔丝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
(三)苔丝的自我道德意识及自身性格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共同造成的,但是,苔丝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由于自身性格,苔丝依靠道德寻求生路,将自己紧紧束缚在资产阶级道德枷锁中,心甘情愿成为其俘虏,导致自身走向悲剧的深渊。此外,苔丝自身还存在宿命意识,从根本上认同命运的安排,在宿命论的影响下失去了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陷入无穷尽的哀愁之中。
三、其他因素对苔丝命运的影响
首先,苔丝忽略了社会现实。在小说中,苔丝被哈代塑造成“纯洁的女人”。从苔丝的悲剧中可以看出,苔丝没有看到资产阶级的社会现实,她的天真和纯洁导致她一次又一次深陷社会现实的悲剧漩涡之中。正因为苔丝具有纯洁、善良的品德,才在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显得苍白无力,才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最终也只能以悲剧收场。苔丝的悲剧命运是具有纯洁品质的人在丑陋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注定结局。
其次,苔丝与克莱尔的理想冲突。克莱尔并非不爱苔丝,但是在理想的爱情与现实冲突下,他最终选择了理想的爱情。显而易见,克莱尔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理想主义者,他对苔丝的爱建立在理想之上,甚至在与苔丝恋爱的过程中将苔丝过于理想化、完美化,偏离了苔丝真实的品质。克莱尔始终与幻想中的苔丝恋爱,而并非与现实中的苔丝恋爱。最终克莱尔在得到现实中的苔丝之后,暴露出的是资产阶级自私、无情、软弱的一面。
最后,苔丝与亚雷的典型阶级冲突。亚雷是资产阶级最典型的人物,拥有资产阶级的奸诈、自私、贪婪、险恶,正因为他本身有资产阶级道德、法律的庇护,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弄农家女子,可以无视苔丝的付出和痛苦。亚雷与苔丝是两个明显的对立面,这种对立正是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对立,因此,苔丝的悲剧命运也是农民阶级悲剧命运的象征。
总结
《德伯家的苔丝》是资产阶级社会农民阶级悲剧命运的缩影,尽管苔丝的悲剧从丧失主要经济来源之后就已经形成,但推动苔丝一步一步进入悲剧命运的却是资本主义道德、法律、宗教等阶级工具。哈代笔下的苔丝与众多生活在资产阶级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逃脱不了社会环境的制约,也注定会在阶级冲突中沦为待宰的羔羊。
参考文献
[1]陈坤,杨燚.命运之轮——试析苔丝·德北悲剧命运的根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2]李梅菊.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3]左晖.苔丝的悲剧根源——英国小说家哈代作品人物评析[J].电影文学,2010(03).
[4]聂杉杉.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原因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 (13).
[5]杨春会.论托马斯·哈代的命运主题——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