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端康成的《雪国》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他文学造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展现出日本传统女性之美,也展现出鲜明的人格与个性之美,成为川端康成作品中不朽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川端康成本人心目中最理想女性的化身。
关键词:《雪国》 川端康成 女性之美
一、川端康成与《雪国》
在小说《雪国》中,主要通过了驹子和叶子两位完美的女性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作者心目中的女性之美。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日本西部的越后汤泽,描写了主人公驹子、叶子、岛村以及行男之间微妙的感情关系和发生的故事,并且引出了四个主人公命运和未来的改变。其中两位女主角展现出了日本传统女性之美,同时也展示出了她们各自的个性之美、心灵之美和人格之美。女主角叶子代表的是女性圣洁的美,灵魂的美,她的美纯洁无暇又虚无缥缈;而驹子代表的是成熟的美,热情的美,真实而野性。她们都是雪国中美的精灵,也是川端康成脑海中理想的女性之美的化身。
二、雪国中的女性之美
(一)圣洁之美
《雪国》中,叶子是女性圣洁之美的代表。在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纯洁无暇的女子。川端康成认为她的美是“世间不存在的美”,她的美已经“到了悲哀的程度”,犹如一块美玉,美的晶莹剔透,毫无瑕疵,让人不容玷污。所以,叶子的美就更加显得纯粹,显得空灵,显得悲凉。小说中作者对叶子外貌描写不多,出现次数也较少,但是每次出现都显得圣洁飘渺,犹如超脱尘世的存在。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对叶子声音的描写来抓住读者的心,在一开始,叶子在雪夜中用她美丽的声音呼唤站长,在岛村听来,这声音“美的近乎悲伤”。当叶子把行男的死讯带给驹子时,岛村听到的是她的“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雪山的回音”,唤起了读者无限的联想和听觉上的美感,表现出叶子美的虚无缥缈。
通过男主人公岛村脑海中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圣洁女性的形象,叶子是在雾霭的火车玻璃窗中美丽的姑娘,在忽明忽暗的灯火的照映下,她的形象在黄昏中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虽然出现但又不甚清晰,似有似无,恍惚而迷离,营造了一种虚幻的景象,让人感到不那么真实,目的是为了突出叶子灵魂上的美,美的圣洁而虚无,美的飘忽而不可琢磨。
除了声音的美,川端康成也细致地描写了叶子内心的美,小说中她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对行男细致入微的侍奉,体现了她贤惠善良的内心;行男死后叶子对他日日夜夜的凭吊和怀念,表现了叶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执著。生活中的点滴,将叶子的心灵之美具体化,将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也表现出了她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但是,叶子最终却不能摆脱悲剧的命运,迫于生存的压力,她不得不去做杂活,做苦力糊口,而恋人行男不幸离开让她伤心欲绝,驹子的遭遇也让她痛心不已。在小说的结局,叶子在火海中逝去,作者用对她的特写描绘了美的破碎。“叶子紧闭着迷人的眼睛,突出下巴颈子,伸长了脖子,火光在她那张惨白的脸上摇曳。”展现了震人心魄的哀伤的美,这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美容易破碎,也令人哀伤。在死亡中,叶子对行男的爱,对岛村的感情,对弟弟的亲情以及对驹子的友情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中得到了平衡。叶子肉体的毁灭却是她灵魂的永生,鲜活的、虚幻的美只是一瞬。
(二)成熟之美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女性,一般表现出一种忧伤、凄惨、柔美的形象,但是《雪国》中的驹子却显得与众不同,她成为了小说中野性而成熟之美的代表。和叶子比起来,驹子的美更加热情、更加直率,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饱含着活力和真挚的情感。小说中对驹子外在的美也做了细致的描写,“她的后领空开,从背一直到肩头仿佛是张开的白色的扇子。她那抹上了厚厚的脂粉的皮肤,丰满得会让人感到一种无端的悲哀。她的肌肤看起来有点像绒面,也有点像什么动物”“纤细的抿住的双唇,如同水蛭一般美丽的轮环,伸缩自如,润滑细腻”。
作者对驹子美的描写,除了表现她的艳丽,更表现出她肉体和灵魂的洁净。她对行男感情的忘我投入,以及对岛村纯粹的、奋不顾身的、不夹杂任何杂念的爱情中,不难看出驹子内心的纯洁无暇。在小说中,作者用洁净的雪来形容同样纯洁的驹子,“雪色上反映出的是姑娘绯红的面颊,这真是一种说不出的洁净,说不出的美丽”,“姑娘倒映在雪上的头发,也随着黑中带紫,显得鲜明透亮”。这种洁净的美,深深地打动了岛村,也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
但是,美丽的驹子同样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年少时不幸沦落风尘,多年之后才遇到恩人得以赎身,但是又遇到恩人离世,使她又一次掉落火坑。随后又遇到了善良的琴师,也就是行男之父,为她赎身,可是为了拯救行男,又不得不再次重操旧业。生活中的大起大落,并没有让驹子放弃希望,相反她坚强地和命运抗争,学习琴艺,学习书法,全心投入生活。虽然生活艰难,在风月场所求生,但驹子没有放弃自尊,坚持洁身自爱。“越轨的事情做不来,天生做不来,我还是很爱惜自己的身子的”,“钱只要够花就行,不必勉强去做”。
驹子不甘心沦为男人玩弄的对象,不甘心长期出卖肉体为生,无限渴望着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但是她的经济状态和身份同她向往的生活状态之间的矛盾却永远无法调和。小说中驹子爱上了岛村,明明知道这份爱情中将不会有结果,但是仍然奋不顾身地在这份感情上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热情。虽然驹子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也为自己的生活不断努力,但是她的努力却没有换来回报,就像她的爱情,最终一切都是徒劳。
川端康成对驹子形象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中下层女性悲剧的处境和遭遇的同情,同时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悲伤。驹子形象中表现出来的颓废和哀伤的美,同样符合川端康成在作品中营造的颓废的、哀伤的、虚幻的氛围,反映出他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忧郁的创作心态,让人看到一种虚无空灵的艺术创作境界。
三、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通过对《雪国》中两位女主角形象和命运的赏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在川端康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一般特点,作品中最核心的主题在于“女性的美,女性受到的苦难和女性的归宿,是生活的悲哀和死去之后的大同”。由于童年经历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观,促使其在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川端康成的父母在他很小时就双双去世,到了少年时代,他的祖母和姐姐也先后离世,他只能和祖父相依为命。可以说,川端康成是在缺少女性角色的家庭中成长,使得在他的思想中存在对女性的崇拜,在很多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他对女性的如同孩子般的向往。从小孤独的川端康成对完美的爱情有更加热切的向往,他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描写爱情,在爱情中又特别偏爱女性。在他的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女人比男人更美”,“真心去爱只有女性才做得到”。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女性是无可争议的主角,而男性角色往往是叙事的需要或者是女性的陪衬,而小说中对男性人物的描写,也如同女性般细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也在川端康成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目睹了作为弱者的女性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加上战后经济崩溃,大量失业的妇女迫于生计沦落风尘,让对女性有执著偏爱的川端康成更加感到痛苦和哀伤。逐渐在其作品中形成了以女性的美为主题,凄惨而哀伤为基调,描写女性美的凋零的特殊风格。借助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川端康成展示了他细致凄美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力感。女性形象是他内心世界中的支柱,在作品中到处都能体现出一种阴柔的美。
同时,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也受到日本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作品中的女性都符合日本传统审美观,无一不是温柔典雅,纯洁善良。但是每个角色又有自己独特的美,就像驹子的美热情奔放,如同浓墨重彩的油画,而叶子的美单纯含蓄,如同轻描淡写的水墨画,虽然意境不同但是一样引人入胜。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美学中的“物哀”精神非常推崇。所谓“物哀”,就是注重又悲又美的状态,是美与哀的完美结合。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又美丽又悲凉,有的悲壮到痛彻心扉,有的哀怨到凄凄惨惨。犹如在春日里的樱花,在短暂的花季里绚烂地开放,释放出生命和爱的至美,在凋零时也表现出动人的美。
结语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诞生了很多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即使像叶子和驹子这样的女性,在生命中最灿烂的时间绽放,也敌不过凋零命运的到来,最终幻化成为震撼人心的美。《雪国》正是这样一部诠释了川端康成审美观和艺术观的巅峰之作,是他对“美”的理解的最完美的表达,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物哀美”的追求。可以说,《雪国》是女性美的颂歌,也是女性美的哀歌,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和体会。语
参考文献
[1]武凤娟.女性哀歌——从《雪国》解读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J].时代文学,2011(20):147-148.
[2]汪方.《雪国》中的女性形象[J].东京文学,2010(12):41,39.
[3]侯越玥.从《雪国》中经典女性形象看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美[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65-66.
[4]李治强.谈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之美[J].时代文学,2009(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