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高粱家族》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部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生命意识以及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刻画。本文对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红高粱家族》的理解。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 莫言 民族精神 生命意识
引言
莫言是我国文坛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小说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运用,和中国先前的小说创作叙事模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开启了小说叙事创作的新纪元,同时兼具中华民族的特色创作模式,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理,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思考空间。《红高粱家族》中体现了作者对民族精神以及生命意识的深刻思考。
一、 《红高粱家族》和莫言简介
莫言是我国文坛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莫言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作品充满了“怀乡”的复杂情感,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性将莫言归纳为“寻根文学”的学派。他作品中的寻根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莫言在文化寻根以及对民族精神文化进行体现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在莫言的很多作品中都提到了“高密东北乡”,这不仅是莫言的家乡,也可以说是莫言小说中的一种代名词,他的家乡不仅代表了家乡,也代表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延续。“怀乡”逐渐成为一种惯性,即使一些故事与高密毫无关系,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创作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体系。在莫言的创作中,他给故乡一个全新的定义,全新的故乡情结对于他的创作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源泉。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学创作理论,认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实现了“寻根”的过程,对民族文化精神以及生命意识进行刻画和体现,才能找到自己的民族以及国家独特的文学风格,才能够将文章内涵表现得更为深刻,也才能够为世界文坛所认同。在《红高粱家族》系列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将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以及文学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性。
《红高粱家族》中,莫言一改传统写作中的叙事角度,整篇文章中都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由“我”来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对故事进行叙述,从《红高粱家族》中可以看出,莫言在小说里虽然处处都有意提示“我”这个角色的存在,是为了让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能够更好地突显出来。与此同时,在小说中,也体现了莫言语言辛辣反讽的特征。文学作品的语言和题材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只有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以及深刻的主旨,才能构造一部成功的小说。莫言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最常用的语言是一种辛辣的、刺激的、反讽性质的语言。这种语言运用方式不仅在《红高粱家族》中有体现,在他的其他小说中也有运用,比如《丰乳肥臀》《蛙》等,都体现了莫言辛辣反讽的语言特色。反讽语言指的是一种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的语言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作者在说反话,但其实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红高粱家族》中,反讽语言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的外曾祖父,有着一般穷人的愿望,希望通过将女儿嫁给富人来改变命运,于是不顾奶奶的感受将他许配给一个财主的麻风病儿子,奶奶在花轿里面坐着的时候,头上顶着一股强烈的霉馊味红布,这个红盖头就是一种反讽语言的应用,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应该是喜庆的,但是奶奶要嫁的却是一个麻风病人,作者用充满了霉馊味的红盖头讽刺了传统婚姻观念的荒诞无稽,也用霉馊味的红盖头象征了奶奶以后的生活将会十分苦。
二、 《红高粱家族》的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
(一)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中国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精神,在《红高粱家族》中,有的人物形象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的态度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红高粱家族》中,重要的故事主线是“我”对爷爷奶奶生活的回忆。通过爷爷和奶奶的日常生活故事以及他们抗日的英勇行为,给读者展现出的是自由、坚强、不屈的人物形象以及对艰难困苦毫不畏惧的民族精神。作品中通过“我”的叙述,将爷爷的铮铮男儿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铲除了与他母亲通奸的和尚,后来做了轿夫,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挣钱,遇见奶奶的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奶奶,而奶奶在十六岁的时候被他的父亲强迫嫁给了单家的麻风病儿子,为此,爷爷得罪了单家,但是最后为了生存做了土匪。在日本入侵中国时,出于正义,他也和日本鬼子开始斗争,爷爷虽然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人,但是他却有独立的人性意识,他对外界以及对日本鬼子的反抗,也是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正义感。而奶奶的形象也正是如此,她为了爷爷,与传统封建礼教进行抗争,在那样的时代敢与匪首公开生活在一起,对自由不屈的人性是一种很好的张扬。红高粱也是一种象征,在莫言的小说中,高密东北乡是一个常见的名词,村民们大多是具有红高粱精神的人,这种精神,一方面指的是保家卫国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骨子里的一种天然原始的力量。从《红高粱家族》中可以看出,莫言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刻画以及渲染,先从野性和暴力开始,为后文突出村民不怕艰难和牺牲的精神奠定基础,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也是一种精神的蜕变,象征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原始到后来的文明,再到后来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民族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 《红高粱家族》的生命意识
生命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力量,在生命意识的体现上,也是通过人物形象的特征展示出来的。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是一种英雄主义意识的体现。《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中也有革命历史题材,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不同的是,小说中的革命历史人物是自发的,也可以说是地方势力。比如爷爷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在为自己、为国家战斗的时候使得人的生命力量得到了抒发,这种生命力量的体现,使得作品的主旨变得更加深刻。另外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是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态度。在这个方面,奶奶的人生就是一种很好的写照。“爷爷”和“奶奶”的爱情线索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爷爷和奶奶的那种爱情观,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很难被认同的,但是莫言却对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封建纲常进行挑战,对这种反对传统压迫的爱情进行肯定,并且以赞成的态度和视角来描写两人的爱情。戴凤莲从十六岁被迫嫁给单家麻风病人,到后来遇见爷爷余占鳌,然后无可救药地双双陷入爱情中,她敢于为了自己心中所想打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禁锢,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自由。她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的生活开始与这个社会斗争,戴凤莲这个角色代表的新时代的女性,敢于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争取,即使是在那个看起来并不可能成功的社会时代下,她联合余占鳌一起杀死这个毁掉她幸福的男人,她是在为自己生活,在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因此她的生命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张扬和体现,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正是她的这种精神,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感染,从此开始自己幸福的生活。
结语
莫言的文学创作中,总是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进行渲染和描绘,从而彰显更为深刻的内涵和主题,在《红高粱家族》中,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是一个重要的主线,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在人物的身上体现出了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使得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赵阶奎.从野性生命活力的讴歌到理性审慎的批判——论莫言近来创作中的一些变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8).
[2]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