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6期 ID: 140431

[ 袁瑞丽 文选 ]   

语文教学中的文字教学

◇ 袁瑞丽

  中学语文课的文字教学工作,在完成语文教学总的目标任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应当说,让学生打好文字的基础,过好文字关,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文字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概括起来说,可以有三项:有关文字的基本知识;汉字字形的分析和文字规范;书法技能的训练。
  有关文字的基本知识。进行这一项内容的教学目的在于明确文字的社会功能,从而严肃认真地对待文字。文字的概念、文字的产生、文字的规范字形、汉字发展简史、字典的知识等都属于这一类。
  汉字的字形分析是文字教学的重要内容。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老的世界文明,有其独特的结构。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古老的文化遗产,就要彻底弄清它的结构,字形分析就是有效的途径。在字形分析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汉字造字法的一些知识,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瓜”象形,“厶”像瓜形。“爪”象形,如禽兽的足迹。“漆”会意,“桼”表示木上有漆汁流出。“祭”会意,“示”表示神,上部为手持肉祭祀。“染”会意,染料取于木,染时用水(氵),“九”表示染得次数多。“神”形声,从礻(示),表示神,“申”声。“礻”部不能写成“衤”部。“初”会意,用刀裁衣(衤),“衤”部不能写成“礻”部。
  上面这些字的字形分析只是举例。在汉字中可以有许多字进行这种分析。可以断言,这些字在进行字形分析之后,学生就可以把字形同字义联系进来,从而不再写错这些字。如了解了“染”中的“九”表示次数多,就不会在“九”上多加一点了。当然,在进行这种分析时,要注意两种不正确的做法:一种是望文生义的讲法,一种是繁琐考证,楷书的字形有些已经很难看出造字的方法,这些字形,教师明白指出应如何写,把字的构成单位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再绕很大的弯子去分析。
  注意书法技能的训练。注意笔顺的教学,使学生的字体清楚、整洁、端正。我认为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设写字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鲁迅先生说:“写字必须使人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郭沫若同志也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平净,容易认。”这些话说得语重心长,都教导我们要端正“字风”,写字正确清楚,不可潦草。
  在进行这三项内容的教学时,特别是字形分析,要注意同语言教学密切结合。我们知道,文字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获得意义;另外,由于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成为合成词的一个语素或者成为成语中的一个语素,词素或语素的意义多少保留有字形所显示的意义。比如“权力”、“权利”中的“力”和“利”,“和谐”、“集合”中的“和”与“合”。在分析这些词时,既要阐明它的整体意义,说明运用的情况,也要在整体意义中了解“力”、“利”、“和”、“合”在词中的意义。如“力”是用力和有力量的意思,“利”(以刀取禾)有利益的意思,这样分析后,学生才能了解词义,才能不再把“权力机关”中的“力”写成“利”,把“民主权利”的“利”写成“力”。同样,在成语中,既要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色彩和运用场合,也要了解语素的意义,这样学生才不会把“一唱一和”写成“一唱一合”,把“津津有味”写成“井井有味”,把“语重心长”写成“与众心肠”。
  应当说明,词语的整体意义和词素、语素的意义之间有互相制约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整体意义建立在字义的基础上,而整体意义对字义有限制作用。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讲明字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字义讲清楚,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词义和成语的意义,才能正确地书写和运用。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字关”就是指透彻地了解字义,正确地书写,从而把握词语的意义,在句子中正确地运用。
  总之,中学语文课的文字教学工作要“目的明确,教学得法,考核认真”。这样才能使学生过好“文字关”。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同其他课程一起进行正字工作,还要特别注意教师本人板书、笔记、批语起到指导学生写字的示范作用。写字是细致认真的事,因此文字教学也要细致认真。我们不要看不起文字教学,以为它是小事,实则文字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袁瑞丽,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语文教学中的文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