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初中写作教学中,一直没有专门统编的写作教材。虽然教学大纲对写作教学有总的训练目标和要求,却无训练的具体内容、操作步骤、具体标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随意性非常大。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训练目标随意,二是评阅目标随意。这种情况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难在于每次作文似乎都大同小异,难在于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而且即使写完了一篇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作文,因为较长的批阅和评讲周期,学生当初的那点写作成就感早就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得无影无踪了,评讲也往往失去其应有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严重摧毁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就成了为作文而作文,写作教学成效的不理想也就是必然的和情理之中的事了。
针对此种现状,首先应该对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建构。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写作一般的记叙文,按年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一,记事写人,以记事为主;初二,记事写人,写人为主;初三,记事写人并重,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环境描写及恰当的抒情和议论。对于每一个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来说,在设计写作教学的程序时,既要有每年的写作教学目标设计,又要有每个学期、每一周的目标规划。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训练,从而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初中生对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很有畏难情绪,学生总觉得考虑了开头,就照顾不到结尾,如果把事情记叙完整的同时,还要思考其中的思想价值或思想意义,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是否可提出一种全新的初中生写作的方法,即每个学期都设计有记叙文的专项片段训练,既抛开顾头又顾尾的思想负担,又摒弃思想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全面阐发,认真着力地把片段叙述完整、清楚和生动,再辅以写作综合训练。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深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此方法易于操作,效果显著,而且即使是从中途接手学生的写作教学,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相当明显。[1]
本人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片段式训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划分片段式训练专题
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规划详细的训练专题,如肖像描写专题、语言描写专题、心理活动描写专题、环境描写专题、行为描写专题等,这些训练专题也就是学生片段式写作训练的重点内容。
二.训练步骤
训练专题确定之后,每个具体的训练又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按训练内容精心备课,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该专题训练的重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为该专题做具体的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兴趣去模仿。如语言描写专题,训练的重点是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个性特征、具体情境下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使人物刻画如见其人,给人以真切的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语言描写还可以细分为一般的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和内心独白等。这里以人物的对话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训练为例来加以说明。
如以鲁迅《故乡》中杨二嫂和“我”的对话为例:首先,我们看杨二嫂的语言是先声夺人,“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连用三个感叹号,表示杨二嫂说话的语气重、声音大,有夸张的意味。可这样的话却给“我”以什么样的感受呢?作者在这连用几个词来修饰:“尖利”、“怪”、“突然”、“大叫起来”,说明给“我”以一种突然间很刺耳、很不舒服的感受,这样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显露出来了。紧接着“愕然”二字更加说明了“我”对杨二嫂的神态、表情。“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又用了一个“愕然”来表达“我”的神情。母亲介绍了杨二嫂之后,杨二嫂冷笑着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尖酸的语气和神态显露无疑,“哪有这事……我……”“我”此时显得“惶恐”,对杨二嫂的咄咄逼人之势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不适感,因而说话也显得不流畅,有犹疑的感觉,这样杨二嫂似乎获得了某种优势,就直接指向她真正的目的:“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当“我”说须卖了这些而没有答应她时,她就虚伪地恭维和放肆地撒泼:“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把一个爱占小便宜、自私、刻薄、势利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我”则在她气势凌人的撒泼、刻薄面前节节败退。
然后再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举例,如放学后坐公交车回家时,我和同学因为争抢座位而发生的一次“口战”;一次考试不理想(或很优秀),语文老师与我的一次对话等等。这重点在于启发学生面对具体情境下进行合理的想象,以此彰显人物的个性以及在特定语境中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人物“活”起来,而使之避免平面化的人物刻画。
2.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和学生讨论
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写一段对话,如我为了争取多一点上网的时间,与妈妈(或爸爸)的一次“斗嘴”过程等,注意人物语言符号人物个性化,字数不限,时间大约为30分钟。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如上网超时,同学们各自的爸爸、妈妈的态度如何,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时往往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引导学生注意男孩与女孩的说话口吻不一样,爸爸、妈妈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职业特点、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各自的语言和行为。
3.学生写作
因为有了明确的写作要求和训练目的,又有一些来自学生个人本身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加上片段写作字数不限,学生普遍感觉都会比较轻松,而且片段训练也不用管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中心思想等,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另外,片段训练的写作时间比较短,一般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因此学生感到难度比以往作文要小得多,更有成功感和满足感。
4.学生互评
学生写完后,立即可以以组内交换、同桌互换、不同组之间交换等方式互评。互评的指导重心在于规定的训练目的,其它方面的要求暂时忽略,如对话描写的的片段训练,互评的中心就紧紧围绕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展开。因为互评的重点非常明确,并且具有单一性,学生互评也相对较为简单和易于操作,这种互评更能接近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学生在这种互评的过程中仔细揣摩,更加深了片段训练的理解和把握,对其本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
5.教师快速批阅
因为片段式写作训练的字数不作要求,所以一般学生的习作都比较简短,这为教师快速批阅创造了条件。教师快速批阅学生习作具有极大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教师快速批阅的目标是,把握班级这次习作的整体水平,评估和检验作文教学的成效,找出优秀的学生习作,以便做一个快速简短的评价。[2]
6.教师讲评
这个环节一般放在两课时的作文之外,但尽量缩短时间,最好是在一天之内。因为更有针对性,学生对自己所写作文有记忆,效果也更显著。教师细评的指导原则: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课后教师全面仔细评改,评改中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给予忽略,如果很严重,应该向他单独提出要求,而不是在班上进行点名批评。要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就要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无论文章怎样,都是学生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好水平。教师不能以自我水平或权威来衡量学生,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满纸红,变得不是学生作文,而是面目全非的教师写的作文了,这样的挫败感对于任何学生来说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
其次,做好评改记录。我在教学实践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文评改本:记录下学生每次作文的优点,如醒目的标题、准确的语言表达、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等。这样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对此次片段训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讲评时将作文本和批改本同时发给学生,并尽可能将表扬的面扩大,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被提及,这样学生便会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对于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开辟一块优秀习作园地。准备几个作文本,每次将优秀的学生习作让学生本人誊写上去,然后老师进行评阅,再将那个本子挂在优秀习作园地。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欣赏和阅读,其他科任老师闲暇时也可以翻阅,能够多方面了解学生。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优秀习作园地”有着很浓厚的感情,也成了他们写好作文的一个激励见证,每个学期结束后,往往有四、五个作文本。这样累积下来收获是相当可观的,且每个学期比较下来,学生也都很容易感受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表达能力的增强。
7.布置周记
教师应根据总体写作目标中每周的训练目的布置相应的周记,周记的重点还是细节描写的片段写作。对周记的要求不应是全方位的,但是要尽量运用每周训练的重点来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和在生活中的情感态度。
当然,学生写片段的题材可以很广泛,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寓言、童话、科幻等题材。有些教师认为作文真情实感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写现实生活中真正有的事情和真实的情感,这样的理解应该是比较偏狭的。那安徒生写的《丑小鸭》就不是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了?那只丑小鸭其实就是安徒生本人的形象刻画,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自我奋斗的肯定,但只是借助童话的外衣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之中有印象深刻的事件可以成为学生周记的内容,如果学生实在找不到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进行一番生理的想像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句话,周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是过分拘泥于周记的内容。
三.课外阅读
课内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还要辅之以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课本知识,要想写好作文,恐怕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多逛书店;与学校图书馆联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带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利用我市的图书馆,鼓励学生办理借阅证多借阅图书,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开展学生最喜欢书籍的调查活动,书目由学生自己推荐,文章可以由学生自己抄写后进行推荐,然后每月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图书以及你最喜爱的一篇文章等读书活动。[3]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得知,要想获得初中写作教学的好成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片段训练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这是记叙文写作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训练中,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阅读及写作等方面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学生的作文创作越来越有血肉,有亮色,片段训练的成功能使整篇文章精彩不断,其张力远胜于拼凑几句有意义的话。
参考文献:
[1]唐四林.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之管窥[J].《文学教育》,2010(8).
[2]邓立萍.浅谈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2).
[3]余金萍.调动学生情感,搞好作文教学[J].《河南机电高等学校学报》,2007(9).
郭雄,教师,现居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