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7期 ID: 421011

  

小说《日用家当》的英语教学研究

◇ 沈红

  摘要:《日用家当》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农村妇女的行为进行描写,给我们展现了美国黑人女性坚强的一面。这部作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选材。本文以《日用家当》为例,对英语文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英美文学教育的认知。
  关键词:《日用家当》教学设计主题思想语言风格
  引言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各种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育素材,对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以及对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利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学的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底蕴。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美国黑人文学作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艾丽斯·沃克作为美国的黑人女作家,对美国的黑人运动,尤其是女性运动的叙述和刻画较多,《日用家当》是她早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产生的背景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六七十年代。以这部作品作为教材进行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美国文化,了解到美国社会中黑人文化的缺失以及黑人群体的寻根之旅。
  一、《日用家当》的教学背景设计
  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运用时,教师首先应该要对作品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和讲解,或者通过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能够对这部作品的主题、语言特色等形成一个大概的思路和脉络,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日用家当》是艾丽丝·沃克的一部代表作,艾丽丝·沃克是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非裔美籍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刻地展现了生活在美国白人文化中的黑人群体的悲惨命运,也展示了自己对于种族人群的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呼吁种族平等的重要思想。她是一位多产的文化创作者,同时也是女权主义者,通过笔下的人物,将女性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对于美国的黑人运动,尤其是黑人女性运动的推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日用家当》就是一部有着浓厚的女性意识以及黑人文化的作品。故事的高潮部分是在大女儿迪一衣锦还乡的时候,想要拿走两床家里老旧的被子,但是妹妹麦琪也想要这两床老旧的被子。作者将传统的黑人文化遗产比喻成老旧的被子,文中的母女三人对被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出母女三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通过三人对一床被子的不同态度,反映出黑人在面对生活艰辛时的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小说的主题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部分。
  二、《日用家当》的教学目标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并不只是因为他有文学作品出版,更多的是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过哪些经历,有过哪些成就。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对各种作品进行介绍的时候,应该还要连带对作家的其他文学成就进行介绍,从而使得学生对该作家可以有一个立体的印象。第二,要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有一个认知。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之后讲出自己的感想,并且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从而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深入的了解。第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和词语词汇的运用特色,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审美、写作等能力产生影响。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语言特色、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介绍,可以使得学生明白英美文学创作的规律。
  三、《日用家当》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小说主题思想的教学设计
  主题思想是英语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只有掌握了主旨,才能对整部小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实现英语文学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主要的角色。但是教师也应该要明白,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讲出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然后再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补充,从而使得全班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认识进行丰富和完善。比如在《日用家当》这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预习,学生对这部小说的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或许并不完全,但是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到的答案也不相同。在课堂上,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补充,抓住重点的东西进行分析。比如很多学生都关注小说中的人物的个性特征,很多人会对迪一这个具有先进女性意识的人物进行分析,很容易忽略更为重要的一个意象——被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个重要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对主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床被子的含义得到了升华,不仅是一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被子,更象征了黑人的文化遗产。外祖母在制作被子的时候一针一线缝制,用了老旧的衣物碎片拼接起来。且不说它的艺术价值,外婆的心血就已经有足够的分量。外祖母在缝制被子的时候用的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旧衣物的碎片,这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而姐妹俩都想得到这两床被子,虽然动机不同,但最终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在作者的描绘中,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意象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感,它们传递的是文化与历史,每个人的身上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另外,还需要关注黑人与白人的文化冲突,学生有可能对这种深层的主题理解不到。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学生可以发现,迪一就象征着在美国白人文化中渐渐失去了文化根源的黑人。母亲与麦琪还是具有传统思想的黑人,他们在争夺被子的时候,其实就是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产生碰撞的时候。
  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地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就好像是被剖开了一样。学生可以看到更深层的东西,从而能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创作背景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作品的创作风格解读

小说《日用家当》的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