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7期 ID: 421015

  

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阅读教学

◇ 张静?崔莹

  摘要:英美文学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很好的锻炼,引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文化差异以及英美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文化差异
  引言
  英美文学阅读是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上的交际,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现代英美文学教育对阅读的体验有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学生可以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文学体验。但是由于当前高校的英美文学教育过重,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加上有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与我国的文化背景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能理解的现象。对此要积极加强英美文学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仅可以体会到文字的魅力,也能领悟到文化的内涵。具体说来,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学生了解世界、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平台,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文化内涵进行丰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视角。另外,在阅读各种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个文化过渡的过程,尤其是一些英语原著的阅读,可以使得学生在更加完美的英文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从侧面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一、影响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效率的原因
  尽管英美文学阅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学生依旧表现出对英美文学阅读兴趣不大的现象。所以当前高校英美文学阅读教育面临的现状比较严峻,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英美文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认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并没有多大帮助,与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来阅读各种英美文学作品。第二,英美文学阅读教育的社会环境不佳。从社会角度来讲,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却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对不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文学类课程兴趣不高,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第三,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英美文学作品与我国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差异会导致语言应用上出现差异。有的英美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这种文化差异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很多作品的翻译质量不高。在各种翻译作品中,学生的选择难度增大。而且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关于英美文学的资料更新程度不够,因此导致英美文学阅读教育缺乏最新的资料,使得学生的阅读没有足够的资料可用。
  二、把握文化差异进行英美文学阅读教学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不仅表现在生活上,在各种文学创作、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为了提高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水平,需要对这些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从而加深对各种文学作品的理解。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应该要改变,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介绍,而应该要注重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加强对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循序渐进地加入更多其他类型的英美文学作品,从简单的文字阅读教学转换为文化阅读教学。比如某校英美文学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给学生列出了本学期要阅读的书目,包括欧美诸多国家的各种类型的作品,诗歌、小说等应有尽有。比如《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雪莱诗歌精选》等,都是该教师选择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度也有了提升。
  (二)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是对作品的主旨进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的过程,是语言交际的过程。在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些差异进行挖掘和应用,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体验。在引导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对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应的转换,从而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得就十分明显。谭恩美很善于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刻画。在小说中,母亲代表的第一代移民和女儿代表的第二代移民接受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相同。在对这部作品进行阅读分析的时候,除了对母女日常生活中关于学习、工作等多种矛盾进行了解之外,还应该要抓住这些矛盾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育是要学会谦逊、尊重、努力学习等,所以母亲那一代人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含蓄和委婉。而对在美国出生成长的一代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是要创新、大胆的观念,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所以女儿这一代人表现出来更多的开放。在阅读的时候,也许有的中国读者也会接受不了小说中女儿那代人的某些行为,但是对美国文化进行分析之后对于她们的行为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长起来的人群,自然会有不同的行为以及表现。
  (三)加强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教学
  在科学合理的西方文学作品的配合下,教师要借助文学作品,对传统的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讲出自己对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之后的感受,加强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或者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最终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以探讨人性的弱点为话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比如某教师选择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狄金森的《我死时听到苍蝇的嗡嗡声》、莎士比亚的《奥塞罗》,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部作品进行分析,要将作品中人物的人性弱点的表现形式、产生人性弱点的个人原因以及社会成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从作品中的社会影射到现实社会,从而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对自己进行教育。在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限制,可以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体裁的作品,打破国别和文体的限制,才能进行更加深刻的教育。另外,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层次纳入教学考虑的范围之内,采用主题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英美文学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英美文学教育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对《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教师要设定一个主题,可以将伊丽莎白身上的女性主义当做探讨的重点,让学生对伊丽莎白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主义特征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国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禁锢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有的学生对伊丽莎白身上的女性意识充分肯定,有的则持中立态度。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见阐述,结合他人的意见,能够加深对这部作品的主题的理解。   (四)加强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素材的积累
  在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种英美文学作品的累积。英美文学作品的类型有很多,诗歌、小说、散文等,都是不错的教学内容。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过程中,应该要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种类以及范围进行拓展,从而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尽量加强学生对英文原著的阅读,减少各种翻译作品中因文化差异过大从而影响阅读效果的问题。比如某校教师在英美文学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选择了一些诗歌原著,因为诗歌的篇幅相对短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任务不是很大。比如雪莱的《西风颂》,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诗歌教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其中的每一首十四行诗歌的原文进行阅读,然后再列出几种不同的译本,通过对不同的译本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关键词,然后再对应英语原文。这样,可以对原作的意境、语言魅力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结语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育是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累积阅读量,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各种文学作品创作背景、语言风格的理解。语
  参考文献
  [1]欧光安.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诗歌和小说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钟志华,周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4).
  [3]吕钱钱.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4]刘玉红,胡蕾.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5]覃承华.论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1).
  [6]李明心,王俊英.英美文学的层进式教学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4).
  [7]胡敏琦.浅析当代大学生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英美文学阅读的现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08).

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