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的课时相对很多,但课外阅读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阅读提出具体要求,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大学语文综合教学水平的因素之一。针对阅读教学,将图书馆引用到语文阅读课程之中,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内的阅读教学,扩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和阅读范围的多元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 图书馆 图书资源 课外阅读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全面推进素质化教育改革进程,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对象,这也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这一点,在新课改实行以后的教学大纲有着明确规定。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阅读方面提出了量和质双重方面的要求,规定了详细的阅读范围,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现代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西方的名著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阅读教学,顾名思义,不仅有“教”,还有“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的现状,并结合语言阅读的重要作用,探析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的途径。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大学的教学范围中语文课程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主要的文化课程,是任何学科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能力等等方面作为主要任务,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大部分时间,课内阅读的课时相对很多,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综合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大学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将阅读教学当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并不为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过程是通过读者心灵的放空,从而达到与作者跨时空的精神交流的过程。语文课本内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流传的经典。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读者、作者以及作品这几方面要素融合在一起,才能从更广的层面上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到作者的思维,从而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和灵魂的沟通,增长知识和智慧。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阅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在网络阅读时代网络文学盛行的情况下,我们特别要注重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推广。因此,大学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推广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经典文学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阅读从经典开始是毋庸置疑的,经典文学作品也具备时代性,不会随着一个时代的消失而消失,而是其自身所拥有的文学生命能够跨越时代、跨越空间渗透到更加广泛的时空。不仅如此,通过阅读,能够将生活同人生结合得更加紧密。阅读量多了,阅读质量好了,能够更好地启发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认知社会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对于读者正确观念的树立有着极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有很多的大学都精心选择了一些古今文学名著作为公共课程,这是当今大学普遍流行的一种阅读推广手段。将《大学》、《中庸》等文学经典作为公共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系统地了解到我国古代的经典,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大学的阅读推广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我国大学所有开设的课程之中,文学经典的比重相当大,如果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作为毕业的基本资格,这种做法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不过很明显,这种做法并不能很快地推广开来,只能作为大学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自由地选择公共课程,逐渐提高文学经典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学经典学习风潮。
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国教育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对大学如何开展语文教育的大规模讨论,有众多的人参与到了讨论之中,包括语文界的专家、教学工作者、学生家长等等,针对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情况各自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最近几十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语文教育的漏洞也浮出了水面,展现在众人面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会再去花费时间走向图书馆去阅读,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阅读习惯变化巨大,但是网络式阅读是不是真的能够取代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而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呢?这是当前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不能被取代的。传统阅读模式一般都会使得读者缓慢投入其中,犹如身临其境地投入思考,在缓慢的阅读中品读到不同的感受。纸质的阅读资料有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我们常常说一本好书是需要人去慢慢“品尝”的,好的阅读能够促进读者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多地注重语文综合能力作为工具性一面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文学作品逐字逐句地直接灌输给学生,只看重词语的基础层次,忽视了阅读的广度和意境之美。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单是依靠课堂教学和传统的教材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无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传统方法的单纯教学是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更不用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个性是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不过,当前我国大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显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掌握学生的个体阅读规律,很难把握学生的个体需求。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大胆突破,在阅读中自由想象,任由思想天马行空地去发散,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去感知作者的创作感悟与文学内涵,懂得运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和人生,这才是语文阅读课堂的最佳状态。大学图书馆藏书众多,对于学生来讲,是最好的阅读场所。当今的学生探知欲极强,所需要的阅读范围也极为广泛,而图书馆内的大量藏书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对课程内的阅读进行课外补充,用这种方式可以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空间。
三、图书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大学图书馆这一庞大的资源,培养学生在课外养成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养成主动性阅读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理解层次,很好地使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将其运用到大学语文阅读课程之中,还可以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能够加强对于学生自身阅读兴趣的培养,从而使其养成长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知识面。
首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局限在课本之中和课堂之内。学生要想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就一定要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图书馆作为阅读藏书最为丰富的场所,能够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点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外在条件。图书馆也有实体和虚拟之分,学生可以坐在图书馆中慢慢品读文学经典,也可以将阅读资料借出来带到教室去阅读,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数字化的图书馆中查阅资料。这种多元化的阅读模式突破了时间或者地点的局限,随时可以整理收集所需的资料。提前收集到相关资料,给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在大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图书馆的资源使用能够有效开拓学生语文阅读的空间。当前我国各大学阅读的资源是有限的。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以后,学生数量急速增加,教师资源就显得有些紧张,无法满足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紧缺的状况,开阔阅读教学的空间。大学目前将语文阅读教学开设成公共课程的情况较为常见。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和迷惑可以在课后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资料进行自我答疑,进而加深理解。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适时地将阅读课程延伸至教室之外的图书馆,这种方式拓宽了语文阅读教育的空间,使得学生在图书馆这个外部阅读环境中扩展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对图书馆图书的利用和教学延伸的教学策略值得提倡。
结语
我国当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学生本身的需求。因此探讨和分析新的途径用以改变当前令人担忧的现状是必要的。提高大学生本身的语文阅读热情和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等,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此情况下,大学有必要对图书馆进行更好的建设,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地为大学的阅读教学提供便利服务。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认为扩建大学图书馆,首先要扩充其中的资源,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储备量和储备的图书种类需要增加;同时对现有图书馆内资源进行整合,要做到便于查询查找。其次就是要做好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就是说,对于馆内环境要相应地有所改善,建设成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好地方,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在此静下心来思考,使得学生自由地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语文学习服务。综上所述,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学生课内阅读的延展。图书馆作为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为阅读教学创造更大的空间。语
参考文献
[1]潘树广.古代文学研究导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75-82.
[2]何艳.图书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探析[J].语文建设,2014(02).
[3]贺东辉.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J].语文建设,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