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7期 ID: 421050

  

浅谈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与规制

◇ 史小建

  摘要: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自发性等特征。一方面,网络语言由于其原创性,丰富了主要包括网民在内的人群进行交流的语言手段,提高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并增加了其多样性。但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因为它的自发性,因此几乎没有任何规制可言,具有非常明显的不规范性。文章即从分析网络语言给传统汉语语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据此提出对其进行规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统汉语语言
  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所谓网络语言是指由上网人群自行创造,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新的语言体系。这一语言体系因为完全由网民从无到有创造出来,因此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自发性等特征。[1]一方面,网络语言由于其原创性,丰富了主要包括网民在内的人群进行交流的语言手段,提高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并增加了其多样性。但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因为它的自发性,因此几乎没有任何规范可言,具有非常明显的不规范性。由于其能增加人们交流手段的第一个特征,网络语言受到包括网民在内的人群,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的青少年人群的广泛欢迎,并有将其逐渐向日常生活用语扩散的趋势。而由于其不规范性的第二个特征,网络语言向超越互联网范围,向日常生活领域扩散的趋势使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不规范语言的广泛传播和使用会对传统汉语的信息交流功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高校来说,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网络语言在高校泛滥的趋势尤其严重,这给高校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影响。如何迎接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和语言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文章即从分析网络语言给传统汉语语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据此提出对其进行规范的具体建议。
  一、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正面影响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而且明显符合社会发展日益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因此,网络语言的出现明显弥补了传统汉语语言的不足,对促进汉语语言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虽然是一种完全由网民自己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但其并不是由某一网民而是由无数网民在互联网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网络不同于传统社会新的特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家对其意思约定俗成而产生的一整套表意系统。网络语言的诞生与发展充分发挥了网民的创造性,并使网民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具备了一套更为适用、效率更高的信息传播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弥补了传统汉语语言系统不能充分反映互联网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特征的不足。
  (二)网络语言提高了互联网交流的效率
  网络语言利用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既有的各种符号和图像,并针对作为网民主力军的新生代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这一特征,在现有的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将很多需要比较复杂的汉语文字表达的信息直接使用各种简化的符号或者是图像表达出来,如将汉语的“就是就是”简化成“9494”,楼主简化成“LZ”,利用人脸微笑的图像表达心情的愉悦、利用皱眉头的图象表达心情的苦闷等。在传统的汉语语境下,人们习惯使用文字进行表达,很明显,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同的信息量使用简化的网络语言或者是图像化的网络语言,其传播效率上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图像化的意思表示方式,网络语言仅仅需要调用一个现成的图像就可以将信息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来,而传统汉语则可能需要一个完整的句子才能将这些信息准确地表达,而且其形象性也远不及网络图像语言。
  (三)丰富了传统汉语语言表意系统的种类
  传统汉语语言表意系统一般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相对于书面语的普适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口头语具有更强的地域性和随意性。而新出现的网络语言,就其几乎为所有网民接受并使用这一点而言,其更接近于书面语的普适性特征,而就其不规范性而言,则更类似于口头语的随意性特征。因为其同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表意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网络语言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的第三类汉语语言表意系统。[2]而这一符合社会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新型表意系统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汉语语言表意系统的种类。
  (四)网络语言促进了传统汉语语言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一种语言要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都必须适应其周边环境的变化。而现代社会的网络化是新时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汉语语言必须适应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变。网络语言的出现并逐渐向日常语言使用领域扩张,即很好地反映了汉语语言对互联网时代的适应能力。在网络语言日益发展并不断扩散的情况下,传统汉语语言必然能通过吸收网络语言的长处更顺利地进入互联网代表的新时代,从而继续保持其长盛不衰的顽强生命力。
  二、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造成的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由于其不规范性特征的存在,对传统汉语语言能否继续保持其普适性和规范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对传统汉语语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汉语语言词义被严重歪曲造成的信息传播障碍
  网络语言产生的过程中,受其自发性的影响,不规范用词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其表达的意思已经为绝大多数网民所接受并认可,但对于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新网民,或者是其他对网络语言不熟悉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的网民来说,这种与传统汉语语言词义完全背离的不规范用词现象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很多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于接触者来说,虽然其看到的仍然是传统汉语语言中具有的字词,但对其意义完全无法理解,如“喜大普奔”、“酱紫”、“内牛满面”等,对其不熟悉的人只能望词兴叹,字还是那个字,只是其词义与传统的词义已经完全没关系了。而事实上,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意思完全相同并且一点也不复杂的传统汉语语言中的词语进行表达,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信息交流中使用这种除了资深网民谁都看不懂的网络语言,从而制造人为的信息传播障碍。

浅谈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与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