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文学爱好者对名著《呼啸山庄》从各个角度进行探究,以叙事时间作为角度的为数不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呼啸山庄》写作中的叙事艺术。小说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作者通篇采取怎样的叙事手法,直接影响读者的接受程度。
关键词:《呼啸山庄》写作叙事时间
一、作家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时代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一生短暂,虽然只撰写了一部小说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小说《呼啸山庄》是她生前唯一一部小说,是流传世界的文学名著。在《呼啸山庄》中,作家勃朗特以主人公希克厉与卡瑟琳之间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全书贯穿始终的是有关主人公希克利的叙事情节,包括从爱恨到复仇的叙事情节,最终主人公通过自我的突破,感悟与人性的复苏也穿插在这条复仇之路上,可以说《呼啸山庄》整个小说是通过讲述各个人物之间的爱情悲剧和扶手线索来进行双线布局的。作家勃朗特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所处社会的生活场景与人物生活画面,并且通过小说深刻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黑暗的一面。太阳下的阴影代表了人物扭曲了的人性,由此发生了种种可怖的事件穿插于小说之中。《呼啸山庄》中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了叙事情节的内涵,带有隐喻的内涵。主人公有时处于狂风或暴雨之中,有时处于阴云密布的旷野,有时处于终年少见太阳的阴森的庭院之中。整部小说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之中,让读者细细品读其中暗含的象征之中。由此可见,作家勃朗特把小说《呼啸山庄》场景安排得行踪不定是有其特殊寓意的。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曾经向世界读者重点推荐《呼啸山庄》,他认为勃朗特的代表作可以列为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之一。在英国小说排名中,位居前十的著作其中之一就是《呼啸山庄》。也有学者认为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奥秘莫测”的小说,并不是因为其不可预知的情节,主要是因为小说不易被读者深刻理解,对此甚至连作家的姐姐夏洛蒂也无法理解,夏洛蒂身为作家对《呼啸山庄》的思想解读也是无从下手。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呼啸山庄》为作家勃朗特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这部作品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正是来源于其“神秘莫测”。本文笔者从《呼啸山庄》的写作手法与叙事情节入手,重点来探讨其文学艺术特色,期望对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呼啸山庄》的写作叙事手法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重点描写了两户人家几十年的家史,时间跨度相当长。故事情节从哪里开始、如何才能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发挥最好这些问题,在下笔之前,艾米莉·勃朗特作了严格的推敲。整部作品的最初三章,详细描写了故事发生的开始和小说叙述时间的起点,同时也是众位研究这部作品的开始。可以说,作品的最初三章意义非凡,对于我们探索研究整部作品的叙事技巧以及了解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非凡文学功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整部小说《呼啸山庄》中看似是基于过去与现在两个时间点,作者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并不是简单的倒叙方式。勃朗特没有采用在回忆中开始、在回忆中结束的简单时间逻辑关系,而是采用了两种叙述方法:顺叙和倒叙的方法。故事的起点是固定的,要么是从起点开始叙述,要么就是将终点作为叙述出发点。《呼啸山庄》整部作品分为三十四各章节,贯穿两条叙事线索:一是租户洛克乌先生对于呼啸山庄的所见所闻。故事发生的时间起于他碰到业主希斯克利夫并租住画眉田庄开始,直到他第二次去拜访呼啸山庄,看到小卡瑟琳与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的时候,这期间,故事的发生时间跨度只有短短一年。这些故事通过洛克乌先生的叙述显得更为真实和准确;第二条线索是从作品的第四章开始的,女管家纳莉讲述呼啸山庄的故事。故事从希斯克利夫被老欧肖带进呼啸山庄开始,一直到小卡瑟琳与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结束,这中间足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纵观整个故事,表面上洛克乌先生来到呼啸山庄不足为重,但是,从故事的叙事结构方面看,洛克乌先生从碰到业主希斯克利夫并租住画眉田庄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线索。这其中,女管家向其讲述呼啸山庄的故事又成为线索中的线索。
详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叙事人洛克乌先生在两个时期内没有出现,从1801年之前的三十年和1801年初到1802年秋之间的几个月时间,这恰好是发生重大变化故事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内发生的故事和洛克乌租住画眉山庄以后发生的故事相比,很明显,作者更加倾向于前者,这就让人产生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因而读者会自然地认为洛克乌是作为配角出现,且他出现之前才是故事的主要发生时间。因此,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方平先生认为:“故事的主要情节开始于作品的第四章,而且是对于三十年前发生故事的倒叙”。不过,结合作品的总体叙述结构,第四章到第三十章根本只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从第四章开始,租户洛克乌先生生病了,而女管家纳莉也由此开始讲述她所见到的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发生的故事。虽然有点喧宾夺主,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故事的事实,也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这些和作品的最初四章内容是紧密相联的。这部作品问世之后,有很多的文学评论家都对这部小说的结构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呼啸山庄》虽然是世界十大小说之一,但是其整体结构却臃肿笨拙,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也许经验丰富的小说家会将其处理的很好。
在小说《呼啸山庄》中有两个重要的故事发生时间值得我们探讨,作品由此展示了未来发展的故事情节,同时穿插进过去所发生的故事。第一个时间点是1801年初到1802年秋之间的几个月时间内。这个时间点虽然短暂,但是伴随着租户洛克乌先生出现,用租户的叙述视角描写了发生在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两个地点的所见所闻,构成了小说的后续叙事的铺垫。第二个关键时间点是发生在1770年左右,就是1801年之前的三十多年间,对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在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两地的恩怨的描写,这个构成了整部小说的重要部分。从1770年的过去到“现在1801年”,从画眉田庄到呼啸山庄之间,通过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叙述人,租户们都看到了呼啸山庄的主人公最终的结局。这两段叙事情节的起始时间不同,虽然时间点有衔接,但是开始的差异发展到最后在全书的第三十一章才开始重合,由此读者才清晰地看清小说的脉络。这种关于时间的处理方法,让人自然地想起数学上的追击问题,可谓异曲同工。不同的叙事人不同的时间开始讲述故事,在终点处重合,才有了故事的完整情节,让人感受到氛围的紧迫。悬念一结束,故事又出现震撼人心的高潮,紧抓读者的心弦。
三、《呼啸山庄》中多重叙事手法的应用
作家作为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神秘主义诗人,创作《呼啸山庄》这部作品的叙述方式较为独到。作者使用的是嵌套式叙述结构,一层环绕一层的叙述,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部作品也充满着神秘感。在结构的最外层,是洛克伍德的叙述。洛克伍德是画眉山庄的租客,在作品中,他不仅仅是主要人物,也是最外层的叙述者,讲述了他在呼啸山庄的见闻。《呼啸山庄》在叙事情境方面,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叙事声音:那就是租户洛克乌先生的声音和女管家纳莉的声音。他们给读者展现的是两段不同的故事:洛克乌先生讲述的是他来到画眉山庄之后的见闻,而女管家纳莉讲述的是她亲眼看到的两家发生的故事。两段时间里面的情节内容,在后来融合为一个整体小说,是因为两者都是围绕着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两地发生的事情展开,这两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差。
小说《呼啸山庄》中虽然希斯克利夫已经完全拥有了呼啸山庄以及画眉山庄所有田产,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复仇,惯性地走着复仇的道路。即便他所深恶痛绝的辛德雷和林顿都已经死去,他也仍然将报复继续实行在辛德雷的家人身上。很多读者都容易忽视作品开始的一个细小的情节,那就是洛克伍德初次造访呼啸山庄,看到前门上方刻着“1500,哈里顿·恩肖”的字样,这表明呼啸山庄是在1500年由哈里顿·恩肖建立。1801年耐莉叙述了这个家族的故事,此时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历史的脚步是不会停留的。希斯克利夫最希望亲自从老辛德雷·恩肖手里夺走呼啸山庄,而且等到所有的一切都归他时他要将老辛德雷的儿子像奴隶一样虐待驱使。作品的结尾处老辛德雷的儿子成为了呼啸山庄最后的主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呼啸山庄的新主人恰巧同呼啸山庄的建造者同名。小说以这样的情节作为结尾,带给读者新奇的神秘感,而且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华尔普尔的哥特式小说《奥特兰托堡》。小说中,希斯克利夫深爱的青梅竹马的凯瑟琳,在生下小凯瑟琳之后就不幸离世,只不过她却没有消失不见,小凯瑟琳就是她生命的延续。作品将小凯瑟琳描写得和其母亲长相相似,而且感情经历也极为相似。洛克伍德在凯瑟琳的房间里看到凯瑟琳写下自己的不同名字,顺着读,我们可以猜测出凯瑟琳内心的感情故事。凯瑟琳·恩肖深爱着希斯克利夫,她希望两人能够幸福地在一起。但是事实却远非人所愿,她最后嫁给了林顿,所以她在墙上所写下的名字就能够得到解释了,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到凯瑟琳·林顿恰恰是她内心感情的表露。
《呼啸山庄》特殊的叙事手法,使得作者勃朗特在全篇叙事情节中的角色比重降低,使读者很容易忽略作者的存在。作者利用多角度的叙述方法,始终利用人物的语言等方式将故事脉络表述出来,将作者本人的视角进行模糊处理。这与当时比较流行的作者议论式的表现方式有所区别,它能够将故事人物刻画得更加完整,留给读者更广泛的空间。语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俞森林.论《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王艳萍.论叙事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3(17).
[4] 李琳. 论非连续性文本特质与教学策略 [J]. 语文建设,2015(11).
[5]高继海.《呼啸山庄》的主题与叙事[J].外国文学研究,2008(3).
[6] 康佳琼.《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回归[J].语文建设,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