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8期 ID: 141605

[ 杨焕峨 文选 ]   

学生写作乐趣的培养

◇ 杨焕峨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事乐于去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作文也一样,关键在于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一个人,在读书中就会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书读多了人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力、表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既说明读书对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更印证了读书对人的表情达意的欲望有促进作用。鲁迅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郭沫若的作品文采飞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勤于读书,深于阅历,见多识广,才不断激发自己的写作欲念,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把生动而富有哲理的事例有机地组织到文章中,使得他们的文章丰富充实,绚丽多彩,使人百读不厌。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中学生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中等生和作文较差的学生更渴望被老师认可。我们要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教学中要努力去发现他们的写作亮点,仔细寻觅其中的精华,哪怕一句话,一个准确的用词,都要加以肯定。对他们习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拿来和学生一起讨论,师生共同出谋划策予以改进。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很有用处。还应看到,学生经常会产生怕写不好作文的畏难情绪,作为执教者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教给他们方法,指导他们锁定目标,让学生去品尝通过自己努力而得来的胜利甜果。我曾带过一届学生,他们刚进初一,我就举出往届卞英同学的事例:“她曾和你们一样怕写作文,但通过努力,她在全国‘彩虹杯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你们也一样可以写出成功的作文来。”接着强调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你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周围充斥着人间的喜怒哀乐,蕴涵着你们的爱好、追求和理想,你们有自己色彩斑斓、丰富奇趣的生活领域,这就是你们的‘黄金书屋’。拿起你的笔,记下你的真实生活,记下你的梦想和追求。这就是一片文采飞扬的好作品!”当时一个学生说:“我很想写,但又怕写不出优秀的东西让人笑话。”后来他交来了一篇文章《我家门前的路》,挺不错的,修改一次后,在校文学刊物《银杏园》上发表。又经过我的修改推荐,在全市获了奖。这一下,他的劲头更足了,经常写点东西给我看,让我帮他修改,投在校园文学社刊上也被采用了。我把这件事拿到班上宣传,并告诉他们,你们谁也不要小瞧自己。你的文章一样能在班上做优秀例文或在校刊、报刊上发表,你也可以获奖。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就必须让学生深入生活。古往今来的文章大家,凡是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视社会实践,将自己植根于社会的基层中,在实践中不断充盈自己的素材宝库,从而产生一种表达的欲念,为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因而,我们必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培养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中学生观察事物常是粗枝大叶、基于表面化,分析、思考不周全,我们应加强引导。我曾经让学生去“观察银杏树、写银杏树”。开始,有的学生说:“银杏树没啥看,家前家后都有,就是那么干直叶绿的,太没有写头。”这时,我引导启发学生:“银杏树又叫什么树?为什么城乡绿化首选它?为什么人们愿将它推选为国树?”简单的几句问话,学生的兴致来了,他们再次观察并查阅大量史料,于是悟出了:“银杏,洁秀如画,一树擎天;她是一株浴火不死,逢难再生,百折不挠的生命之树!她是一株花叶可入药,充满着康复生命传奇的奉献之树!她是一株虽生长缓慢,却能造福子孙的希望之树!它是一尊久副盛名的活化石!”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转化成了写作的热情,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还要让学生多写多练。中国有句俗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文章也一样,不经常练写就会对写作产生厌倦感,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谢觉哉老先生说得好:“只讲不写,将终于不会写。”如何做到多练多写呢?沈雁冰说过:“一个初学者最好多做些基本练习”,“不妨只写半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眼”。所以,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经常记录生活中某些有意义的片段、枝节,也可以让学生记录某一人物的某一言行,某一举动。久而久之,就为今后的习作积累了原料。
  综所上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务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克服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使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杨焕峨,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学生写作乐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