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8期 ID: 141607

[ 张兰兰 文选 ]   

让作文闪耀人文光彩

◇ 张兰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味和文学涵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写作,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语文能力,它不仅能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展示学生内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个性特点,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它是学生作为“人”之个体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字外化显现。“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作文教学闪耀出人文光彩。
  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
  “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千篇一律”是作文教学的悲哀。其实,生活处处皆素材,人生处处皆精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温柔敦厚、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爱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和用脑去思索我们周边的点点滴滴,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并要求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相信在有了心灵的触动之后,真情也能流溢于学生的笔尖,让他们真正做到心口如一。培养学生这样一种人文素养和思索、创造、观察的能力,对于他们良好品质和性格的重塑非常重要。
  二.在经典阅读中吸收人文精华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都道出了读万卷书对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攫取知识营养快速成长的学生的重要性,读什么书,怎么读,这些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笔者认为,学生要多古典文学,古典名著积淀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精华,无论从谴词造句,布局谋篇,还是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思想内容的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人们难以达到的高度。所以,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那些包含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学,从中吸取人文精华。于丹说:“古典其实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包容,它以一种温柔之美给你一种永恒的力量。”在她讲《论语》时,她就说读完了《论语》,就知道人生的路要从容地走。确实,一部好书能指引一个人的一生。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名著,让他们乐于吸取其中的人文精华。
  三.在集体活动中体验人文精神
  任何一项集体活动,都包含着人文主义的光芒。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一是锻炼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友爱的品德,形成发明创造的才智。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在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四.在作文讲评中体现人文关怀
  从心理学上讲,人倾向于自我得到认可。对于学生,对他们进行表扬,作用非常大。对作文进行认真的讲评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最好评价。为更好地鼓励学生写作,最好的讲评是以鼓励为主,批评为次。即使学生其他方面做得不够好,哪怕是只在谴词造句方面有一点进步,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不能一棍子打死。这样,学生才会懂得他的劳动没有白费,他对写作才会有信心,才会一步一个台阶地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总之,指导学生作文,应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在人文关怀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形成好学多思的内化品质,最终让这些内化的涵养外化为学生作文中那些闪光的人文光彩。
  
  张兰兰,教师,现居广东肇庆。

让作文闪耀人文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