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学生苦恼自己的文章得不了高分,找不着方向,找不着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很多学生作文得不了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没有文采。鉴于很多学生目前所写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性的文章,在此和大家共同讨论几种如何使议论性的文章有文采的方法。
一.学会使用关联词
很多学生写议论文的一个毛病就是罗列事例,泛泛叙述,这非常不符合写议论文的要求。由此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个方法,用关联词来概述材料。这样,语言简洁又有文采,比如用关联词“无论……还是……都……”等。
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来概述材料,结果写出了较好的语段。
这一次我训练的是新材料作文,题目如下:
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沿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你怎么认为?这个材料可以审出“执着”“坚持”等观点。
语段一:无论是遭受极刑而后著成《史记》的司马迁,还是失明后成就《国语》的左丘;无论是在黑暗中确立自己独特目标的鲁迅,还是用自己诡谲的笔调为人指点迷津的张爱玲;他们无一不在坚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才使他们的生命绽放光彩。
语段二:无论是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还是埃文利希失败了605次才发明了六零六药物;无论是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还是爱迪生失败了数百次才发明了电灯;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时间长又怎样,失败了数百次又怎样,眼睛不会被困难遮住,脚步依旧向前。
二.学会运用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在议论性的文章中运用对比,是非更分明。我们可以正反对比举例,也可以对比说理。
在一次话题(话题是“外在环境与内在追求”)作文训练中,我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对比的写法来举例和说理,效果非常明显。举例如下:
官场的污浊,生活的失意没有让陶渊明放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武力的恐吓,金钱的诱惑没有让文天祥放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傲骨的追求;国君的疏远,小人的谗言亦没有让屈原放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的追求……
他们无不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内心有追求,环境是左右不了一个人的。我想,假如他们因环境而改变自己内心的追求的话,那么官场上就多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威逼利诱下就多了一个卖国求荣的亡国奴,小人的挑拨下就多了一个不谋其政的“政治家”。所以说只要志向远大,追求高远,外在环境又奈我何!
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也就是说,环境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内心追求的。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信念不坚,追求不远者,他们因此而成了环境的牺牲品。“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因四面楚歌而放弃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信念追求,自刎乌江;风光一时的成克杰、胡长清受物欲横流的社会影响,而放弃了“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追求,最终丧失自我,遗臭万年。
以上文字,运用了对比,有举例对比,有说理对比,把外在环境和内在追求的关系论述得淋漓尽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学会使用类比
类比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通过相似性来认识事理的一种方法。我们欣赏一个语段: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之中。
以上语段借助大树、雄鹰、江河三种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类比,从而来展现生命的美丽。
总之,如何使议论性的文章有文采,方法很多,但我认为,以上四种方法应该是比较好学的几种,学生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手。不管怎么说,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得高分,我们必须提高语言的文采。
徐颖,黄学军,教师,现居山东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