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5期 ID: 141341

[ 刘平东 文选 ]   

中学作文教学之探索

◇ 刘平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一生都有重大影响。要想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应认识和掌握作文教学的规律,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营造文章写作的氛围。
  一.引导学生作文从真实生活出发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写真实生活。我们说大部分文学创作是允许虚构的,但这种虚构是“有中生无”,而不是“无中生有”。这就是说,虚构时一切可供想象的原始材料只能来自于现实生活。
  写真实生活有助于确实有效地打好语文基本功。作文时我常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状物做到真实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这样的基本功打好了,以后写各类文体的文章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有写好的可能,否则看起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实际是无效。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
  在作文教学中,开放过程就是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在过程的开放中,我主要抓:
  1.用周记训练快速提炼生活,指导学生写好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亲情以及对某事物的看法等。或情真意切,或妙趣横生,或见解独特,都是缘于周记给学生新鲜的空气、广袤的空间。批阅时,我总是重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是师长,似朋友,如切如磋。
  2.通过作文培养反复推敲的习惯。我指导学生用“冷却法”修改作文,要求一鼓作气写好初稿,再留给他们较长时间进行回顾修改。一篇作文,从开始构思到成文上交,往往要经历十余天时间。期间,我将修改作为“重点作业”布置。批阅时,先检查修改稿,将其和作文结合打分。
  3.举办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每周一节的作文周记展读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每次“发表”十余篇,一个学期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此基础上,选择作文编出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选择特别精彩的一句在班级凡人佳句栏内“发表”也未尝不可。
  4.借助“校园之声”。“校园之声”作为学校广播站,能让学生的作文从班级走向学校。由于班上轮流开展了三分钟演讲,我就选择优秀的讲演稿推荐给“校园之声”,同时也推荐一些周记中的小论文,这样,能使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发表作文。
  5.创办班刊。出版班刊《秋》可谓是我的作文教学特色之一。迄今为止,我已拥有了十余本班刊。班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俨然正规出版物。它兼顾面广,或文章,或妙语,或照片,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作品”。因此,它让每位学生爱不释手,可谓其喜洋洋者矣。
  6.在报刊上发表。我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告诉他们,“发表”不是目的,投稿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并给他们讲述一些名作家“屡败屡战”的轶事,从而使学生端正心态,并且又热情不减。当然,我自己也热情高涨,不时给报刊寄一些学生作文。
  三.作文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重点从命题及思路上着手。
  命题要创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次,命题创新还可以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着手。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以及学生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别,并且正视这些差别,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和展示他们的个性机会,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思路要求新。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性思维方式,写出的文章缺少个性,缺少新意。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引导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创见性的文章。此外,在同一个命题之下,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体裁来写作文。
  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在知识海洋中不断汲取,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刘平东,教师,现居广东兴宁。

中学作文教学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