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7期 ID: 140521

[ 陈丽杏 文选 ]   

探索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陈丽杏

   小说以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的世界不但精彩纷呈,还有艺术化的辽阔的空间。小说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艺术特征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呢?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首先了解时代背景,以加深对作品中特定环境所反映的现实环境的理解。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生平、作品及代表作等等。了解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会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对理解作品及作家创作意图有重要作用。
   其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且能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1、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从作品中直接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和主旨句等,或者在感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出来。有的小说适宜让学生复述课文,通过复述课文来整体把握作品内容;而有的小说还适宜编成课本剧来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等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就很适宜表演课本剧。因为《变色龙》很具戏剧性,道具准备也非常简单,把角色分配好,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上课就可以表演了。2、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这部分内容包括从作品中找出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故事情节等。分析文学作品的线索,有助于准确地概括故事情节。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线索有:物线、事线、人线、地线、时间线、感情线索等。有的作品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例如《智取生辰纲》也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杨志等人怎样上路,怎样中计,怎样丢失了生辰纲,是明线;另一条线索是晁盖、吴用等人怎样定计,怎样行动,怎样劫取生辰纲,是暗线。分析段落层次的依据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情景的变化、选材内容或角度的变化等。例如:《故乡》这篇小说就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因此小说可以按照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把小说分为三个部分来学习。
   第三,引导学生紧扣作品内容,理解和体味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或语句,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媒介。小说语言富有个性及表现力,应通过指导学生对小说的叙述语言、人物语言进行仔细的揣摩和体味,让学生充分领略小说语言的文学魅力。
   第四,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点评作品中的人物,展开讨论探究。小说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阅读作品,要对人物形象作一点分析,能用简洁的语句或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够简单口头点评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对喜欢的人物进行点评,也可以是对不喜欢的人物进行点评。哪些值得颂扬,哪些需要批评,给予现实生活中的你什么启发等。
   在课堂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作品的讨论探究,话题可以是小说的内容及思想深度、作者的感情态度、作品塑造的人物性格、小说的情节与结构、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品的细节等。
   第五,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如想象、联想、象征、衬托、对比、烘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这些表现手法在具体作品中的作用。
   第六,引导学生体会并归纳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包括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结构特色包括:烘托、铺垫、首尾呼应、伏笔、悬念、承上启下等。在教学中应针对小说作品在塑造人物、演绎情节或营造环境上的艺术表现,引领学生进入小说的艺术世界,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激发他们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进而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七,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作者的内心世界。小说是作者心灵、人格、精神、气质、审美趣味、艺术追求的综合反映,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深入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分析作者的创作心理,对小说艺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际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而教无定法,语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设计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总结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使学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陈丽杏,教师,现居广东顺德。

探索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