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改革的日趋深入,文学这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越来越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切实搞好中学语文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文学教育势在必行。
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知识教学,即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基础,是工具,当然应该重视。但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再加初中三年的基础教育,到高中,老师教学的重点还放在这点上,我们的学生只会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多半也只能成为简单的传授或解题的工具,这种简单、呆板的语文教学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精神呢?无怪乎学生学了十多年语文,仍然害怕与人交谈,害怕上作文课,也无怪我们的学生重理轻文了。
事实上,语文学科应有更高的文学性、艺术性,有更丰富的想象,有更真、更美的情和爱。所以现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60%是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佳作,收集了古今中外文章的精华,这无疑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对文学教育的重视。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就是应该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他们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一旦进入高中,便开始思考人生,观察社会,了解世界,而进行文学熏陶和教育,就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使学生心灵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当然,仅仅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能否真正落实。所以,要搞好中学文学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只强调知识传授的片面的观点,改变过去纯政治论、阶级论的语文教学观点,从社会现实、作者个人、读者接受、作品自身等角度出发,发展地认识文学,树立现代的文学观念。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知识,要不断地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有名的文学作品,以汲取更多的营养;另外还要大胆地实践,积极地从事文学作品的创作,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觉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精华和魅力,使语文课上得丰富充实、生动活泼,而不是贫乏空洞、单调乏味。
再次,不断改进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过去满堂讲或满堂问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单调,高中文学教育的方法则应多样化、多元化。尤其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教师适当做一些评讲,主要让学生自己思索、评析,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和体会,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际上还应该开设文学鉴赏或阅读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找方法,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大可不必规定约束学生。这样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学活动势必备受学生欢迎,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为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个性,开启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我们就应重视文学教育,特别是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
汪小刚,教师,现居甘肃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