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7期 ID: 140541

[ 宋海霞 文选 ]   

抓好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宋海霞

   所谓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必须的环境条件和活动程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其与教师主动合作,校正问题行为,努力将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新课改形势下,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加强课堂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教师管理能力的高低、管理作用发挥得好坏,已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其次,还要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用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第三,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合理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作用,以教学带管理
  
   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功能。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正确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要充分利用语文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之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接受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
   总之要借助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能够使之自觉遵守课堂秩序,达到以教学带管理的目的。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低调处理违纪行为
  
   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沟通交往,不但有助于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教师通过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引导学生形成自制、合作、负责任的品质,减少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源泉。
   高中学生已具有很强的自我、自主意识,为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教师首先应善于倾听,了解学生的感受。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提醒学生,及时、巧妙地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制止于无形之中,避免事态扩大甚至中断教学活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借助良好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因为喜爱教师本人而喜爱上教师所授的课,这就是课堂管理成功的标志。
  
   四.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促进有效课堂管理
  
   明晰的课堂规则,有助于维持课堂教学的秩序,培养高中学生自制能力,促进加强自主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既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归宿。
   课堂规则的建立直接关系到课堂管理的效果。预防胜于矫正,教师应多采用预防性管理策略,激发学生良好行为和学习动机,减少不良行为产生。同时注意恰当使用惩罚,纪律的执行应坚持公平和温和,要对学生多作正面引导,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明确集体奋斗目标,产生集体凝聚力,从而形成班级共识,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吸引和影响学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打动和感染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营造良好学习风气,积极不断地探索教学管理策略,通过加强课堂管理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宋海霞,教师,现居甘肃古浪。

抓好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