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培育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气氛,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参与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吸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交互教学在阅读教学的应用
交互教学的构成体系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预测推断、提问、澄清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预测推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兴趣,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依据文本的大纲、标题、提纲、插图或者一部分段落文字,来推断作者后续写作的内容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课程提问方式来深入阅读教学,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有意识的提问,也可以达到学习的效果。同时,提出的问题是有重点,有目的,而不是盲目的,不深入的问题,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
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运用澄清方式来加强学习,若学生参与阅读教学中存在不明白、不清楚的情况或内容,这时需要通过澄清来化解这个问题。交互教学中更多是依靠小组讨论,通过小组的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理解问题时。同时,学生如果无法解决问题时,则需要教师来全面澄清。在交互教学方法中阅读文本依靠预测推断、提问、澄清和总结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形成了具有兴趣和良好的阅读态度。
二.交互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会压制其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会逐渐失去进行质疑的精神。教师需要摒弃过去权威教学的传统思想,转向引导学生的交互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多角度来剖析课文,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解读文章,提出各种见解。
2.教师与文本关系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可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准备过程中,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不够,表面意思的解读,没有更加有深意的思想。造成学生遇到问题时,从教师获得的解读也存在偏差,教师没有正确的解读来积极引导学生,原创性的文本解读更是缺失。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交互教学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整个交互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作为参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的一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灌输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作为小学生,学生的兴趣是主导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的调动是关键,不稳定则将制约学生深入地学习。因此,要坚持倡导学生主体性和学生主动性,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中的认真投入学习。有充分的学习动机和内在意愿,积极主动地拓展阅读教学的各个层面。
2.交互教学四位一体的体系化。通过预测推断开始阅读,有效的提问深入分析文章,澄清误区来纠正,总结参与教学的不断反馈和矫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良好阅读习惯,培养良好态度。形成一体化的体系,同时,有利于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程和引导教学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在突出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的反思,强调学习小组中同学之间的反馈和评价基础上,加上教师的引导和矫正,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整体素质。
四.交互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
在交互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要突出师生互动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师生之间的所有交互行为和影响作用,这种行为和心理上的沟通,对学生的阅读的行为改变产生作用。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创新,做好引导,达到双方的互动成效。
2.教师对文本的有效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第一步,如何解读是关键,解读后的课堂设计是后续交互教学的基础,作为阅读者的教师,需要对文本给出原创性的理解,这个理解是通过全面收集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多方式的解读后,形成的独特观点。因此,交互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应用交互教学的精髓,认真阅读文本,预测和质疑文本,提出问题,解读文本,最后总结学习心得,不断与文本形成互动。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步骤,能充分地组织教学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交互教学,有利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师的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效果和素质的提高。
陈波,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