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名称]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我家——感受家乡的变迁
[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过去和现在,通过对比家乡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与那些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为我们美好生活默默服务的家乡人的接触,让我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生活更美好,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动力、学会感恩、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目标要求:1.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引导学生分解主课题并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
2.指导撰写课题研究计划;
3.提出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言揭题
我们的家乡,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同时,来感受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我爱我家——感受家乡的变迁。
(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关于家乡变化的对比图片)
(二) 指导选题
1.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畅谈自己对“我爱我家——感受家乡的变迁”课题的认识和理解。
(1)学生独立发言交流。
(2)集体交流、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哪些人来进行调查研究。
(3)对学生的讨论发言作整理,引导学生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2.引导归类,定子课题、分活动小组。
(1)确定子课题。大家谈了许多家乡的历史,家乡各方面的改变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
这些变化都体现在那些方面。(引导归类子课题:“家乡的历史”、“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城市、农村新面貌”、“科技、教育新发展”、“未来新蓝图”)
(2)学生选择子课题。学生根究自己的生活实际、兴趣和家长的情况选择调查的子课题。
(3)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子课题及学生家庭住址等情况进行分组。
(三)指导各小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注意:教师在本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和消除盲目,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审定活动的计划。引导学生应从自己身边入手,既能通过网络、县史、县志查找资料,也要深入家庭、社区、城镇、农村,小到反映自己家庭的变化、学校变化,大到反映乡村、城镇的发展和变迁,从中映射出家乡发生着的变化。
1.各组选定主题后,要使活动有序进行,就要制定计划: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2.评议、修改计划。
(四)教师小结及提出注意问题
1.强调活动不要流于形式,小组成员人人发挥作用,每位参与者把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最终汇总成一个内容丰富、立体多元的小组成果,通过各小组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调查结果,来展现家乡巨大发展和变化。
2.要注意礼仪、礼貌,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尊重调查单位和个人。
3.进行社会调查前要准备好调查的问题(问卷)等,进行认真记录(拍照、摄影)。
4.遇到困难与问题要沉着,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不了及时与老师、家长联系。
5.特别要注意安全。
第二阶段
目标要求:按照活动计划,完成活动内容
本阶段中教师主要是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调节或其它的帮助。
(一)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们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设计、开展和实施实践活动。
(二)修改和完善活动计划,各组根据活动的实际,对各自活动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最终完成实践活动。
(三)整合实践活动中收集的基本信息,获得研究成果,商讨、确定成果展示方式。
第三阶段
目标要求: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一)展示活动成果,学生通过调查报告、制作网页、摄影图片、制作小报、感悟文章、小论文、小品表演、展板、墙报等多种方式向全班介绍小组的研究成果,供大家讨论、评议。
(二)小组进行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
(三)进行活动评价和总结(整体评价)
注:完成部分内容的为A; 完成多数内容的为AA;很好完成全部内容的为AAA.
第四阶段
拓展提升——活动结束之后需进一步思考、探索或延伸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提升活动的价值。真正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面向全体学生能力的社会的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实践能力的基本价值。
颜微,教师,现居山东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