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1期 ID: 421827

[ 陈波 文选 ]   

关联理论视角下对《一天的等待》的语篇分析

◇ 陈波

  摘要:语篇是小说的一个整体框架,其中包含了众多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彼此之间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海明威作为世界上一流的小说家,所创作的小说作品有着深刻的内涵,虽然语言层面上看着非常零散,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本文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海明威的小说《一天的等待》为载体,对其中的语篇进行解读。
  关键词:关联理论 海明威 语篇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创作天赋,并且形成了他独特的“冰山原则”,这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关联理论是对于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重要指导原则,本文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对海明威的小说《一天的等待》进行解读,从而对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特色艺术进行解读。
  一、有关关联理论的总体概述
  在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年)一书中,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和法国学者Dan Sperber一起提出了有关交际和认知的理论和概念。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语言的交际其实就是一种提示——推理的过程,为了可以让交际顺利进行,说话者要暗示他人自己的意图,听话者要从说话人所提供的暗示信息来推测说话者的话语含义。在关联理论中首次引进了认识环境和相互显映的概念,从而将说话人的意图划分为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听话者可以根据说话人的信息意图来推理其中的交际意图。人们经常会使用关联性来处理语言和认知事物,最佳的关联性是人们都愿意遵守的交际原则。
  文学语篇是作者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编制和小说主体进行传达的重要途径,读者在文本的基础之上,根据作者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结合相关的认知语境在最佳的关联性下进行推断,从而领会作者的交际目的。所以,对小说的文学语篇进行解读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的重要途径,在这个交际的过程中,读者通过小说文本和作者进行交流,在最佳的关联性下完成对小说作品意义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二、认知语境是语篇交际的前提
  在关联理论中,听话者是将对世界的假设条件用概念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从而构成了处理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新信息的认知环境。所以,认知语境就是交际者可以明白的一组已知的事实。语言的使用者的具体语境已经认知化和内在化了,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主要由逻辑信息,词语信息和百科信息三个部分构成,在交际的过程中形成双方都认可的认知语境,这也就是双方进行交际的重要前提。这在海明威小说《一天的等待》中的男孩沙茨和父亲的谈话误解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父亲:你怎么还不睡觉啊?该吃药的时候我会叫你的!
  沙茨:我不想睡觉,还是醒着好点。
  过了一会儿的功夫。
  沙茨:假如它让你感到烦忧的话,你不用时刻在这里陪着我的,爸爸?
  父亲:我不为它感到烦恼的。
  沙茨:不,我的意思是它将会困扰你的话,您没有必要呆在这里的。
  在对这一段语篇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明威小说《一天的等待》的故事概要。男主人公沙茨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孩子,因为听别人说过当人体的体温超过44度的时候就会死亡,因此当听到医生说他的体温是102度的时候,小男孩就感觉自己一定会死掉的。但是医生说的102度其实是华氏度,也就是体温只有37度左右,所以从上午9点开始,小男孩就开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本文首先选取这两个独立的口头片段作为交际运用的分析。从小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当小男孩和自己的父亲进行交际的时候,他们彼此有着不同的语言认知语境:小男孩的脑海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华氏度的概念,只是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当一个人发烧超过44度的话人就活不成了。”小男孩并不明白这里说的44度其实是摄氏度,这就是小男孩拥有的认知语境;另一方面,小男孩的父亲脑海中其实已经有关于华氏度和摄氏度的概念区分,所以当医生告诉他小男孩发烧有102度的时候,从潜意识中就明白了华氏度和摄氏度之间的区别,小男孩的病情并没有那么重,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小男孩会很快好起来的。
  在这样两个人不同的认知语境下,小男孩第一次说出的“它”的话语的意思就是在小男孩的语境中的死亡,但是在小男孩父亲话语中的“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语境理解,第一种是指小男孩的病情,第二种就是指自己可以陪小男孩,所以从小男孩的认知语境中是一定不会推断出“死亡”的含义,可是对于小男孩来说,在最后的话语中“它”还是指代的是死亡,正是由于两个人不同的认知语境的差异,所以导致双方的语言交际并不成功。
  三、语言暗示是语篇交际的重要条件
  语言暗示是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是相符合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语言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人认知语境的差异,所以个体的概念表述也会出现相同的差异,因此语言的暗示就成为了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条件。所谓的语言暗示就是指交际双方之间都明白的事实或者交际双方对于同一个话题所作出的相互暗示。
  父亲:你的体温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大碍,所以你并不用担心它。
  沙茨:我不担心,可是我还是会忍不住去想它。
  父亲:不要多想了宝贝,对于它,放轻松点!
  沙茨:我对它已经很放松了。
  小男孩说着的时候伸直了脑袋。很明显有一种什么恐惧感围绕着他,深思着一些事情。
  父亲:用水把药吃了吧!
  沙茨:您认为它会有一些帮助吗爸爸?
  父亲:它肯定有效果的!
  我坐了下来,打开了日志开始读着,然而我明显感觉到了他并没有安静下来,所以我又停住了。
  这一段对话是出现在小说《一天的等待》中的最后一部分,从节选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话语中的指示代词“它”,就连不合时宜的省略也加深了交际中的误会发生。“你并不用担心(病情)。”这句话父亲的意思是这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担心的意思,但是小男孩的意思却是他并不恐惧(死亡),但是还是忍不住去想到(死亡)这件事情。接下来小男孩的父亲安慰小男孩:“不要担心(病情),要(把病情)看得淡一点。”但是小男孩的问题是:“您感觉着药物会(对死亡)有好的益处吗?”小男孩父亲的回答是:“当然,药物当然(对病情)会有所帮助。”当我们把省略的话语和“它”所指代的内容补充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对于语言的交际中他们都是在使用各自头脑中的假设,并且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定会和自己有着相同的交际。所以,即使他们都有着很好的逻辑思维和推断能力,但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同的认知语境,且没有进行明显的语言暗示,所以造成了交际的失败。在语言交际中多处出现的指代词“它”,只有两处的意思是一样,那就是治疗病情的药物,正是因为父亲让小男孩吃药,所以双方都明白此处的指代词“它”就是指医生开的治疗小男孩的药物,从我们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因为小男孩和父亲之间使用了大量的指示代词和语言的省略才没有明显的语言提示,所以就造成了不成功的语言交际。   四、关联原则是语篇交际的重要指导原则
  交际效果正是参与交际的人提供的信息和语境结合的一种最终结果,所以和关联理论中的核心“关联”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话语交际的关联性可以从对认知语境产生的交际效果来衡量。关联原则认为,交际的话语都应该是具有关联性的,对于语篇的理解就是在寻找彼此间的一种关联性。关联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有赖于参与交际主体的语言语境和认知能力,所以人们的语言交际是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Wilson和Sperber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核心就是:每一次具有语言暗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该假设成语言交际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最佳关联性。
  在海明威的小说《一天的等待》中,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在表面上看似并不相关的语言信息。例如在小说开始的第一部分中就有很多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具有关联性的语言对话和描述,但是通过我们仔细的分析,读者就会意识到认知的语境效果是应该如何取得的,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有意安排了。在小说《一天的等待》中,海明威还给读者穿插了两段比较长的窗外景色的描述,这看起来和小说的主题“小男孩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联系,然而在实际上,海明威正是通过这样的描述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窗外是一种安逸的生活氛围,但是窗内缺失一种压抑的伤感气氛。读者只有通过这样的逻辑思维推理,明白其中的关联性,才可以对小说的故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小说《一天的等待》中,海明威给读者的只有简单的人物语言对话和动作描述,可以说是平静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小男孩在等待死亡这个过程中的那种内心的情绪波动我们是可以感觉到丝毫不差,所以小说叙事风格的平淡和小说中内心情感的起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小说的语篇中,读者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推断能力才可以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所付出的语篇认知和解读能力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关联性。
  五、结语
  关联理论只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处在一种时刻变化的状态中,如果在小的认知语境中找不到关联性的话就需要大语境的帮助,直到语言关联性的建立。当语篇的关联性一旦建立,读者就可以体会到海明威小说中的交际效果和隐含的意义,就会感受到一种戏剧性的语言交际效果,正是这样的语言艺术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孙昂 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2] 杨红梅 从《一天的等待》中领略海明威的写作风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3] 余樟亚,王哲 从认知、语境角度获取翻译的最佳关联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
  [4] 赵艳芳 语用效果的特性与最佳关联[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2
  [5] Ariel M.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1990
  [6]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Cognition[M].Cambridge:BIackwell,1995

关联理论视角下对《一天的等待》的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