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教学中只注重文言实词的纵向(即一个文言实词有多少个义项)探究,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令人满意。若从文言实词的纵向和横向(即有哪些文言实词具有某一个相同义项)进行双向归纳总结,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加深影响,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名词类义项
1、才能、才干:
而: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器:子,台辅器也《新唐书·娄师德传》
具: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答苏武书》
敏: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
2、计谋、计策、谋略:
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六国论》
谋: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计:诸生无能出奇计。《盐铁论·利议》
画:为国家树长画。《史记·太史公自序》
策: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三国志·魏书·荀攸传》
3、赋税:
征: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
课: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汉书·宣帝记》
盐户逋(拖欠)课,质其妻子于富室,悉取以还其家。《宋史·马亮传》
二.动词类义项
1、判罪、判决:
论:二世三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史记·李斯列传》
当: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报:下吏畏之,豪强执报。《陈咸传》
具: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狱中杂记》
施:施生戮死。《左传·昭公十四年》
判:太尉判状辞甚巽(xùn)《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罪:以其犯禁也,罪之。(惩处、判罪)《韩非子·五蠹》
谳(yàn)(审判定罪):县民道为盗所杀而讼其仇,陇其获盗定谳。《清史稿》卷二六五。
2、陈尸示众:
施:及文公入,秦人杀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
徇:车裂以徇,灭其宗。《史记·秦始皇本纪》
肆(古代处人死刑后,把尸体陈列在集市上示众):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问》
3、捉拿、拘捕:
收: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执: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全望祖。
摄: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逮:诏狱逮徙系长安。《史记·文帝本纪》
系:陈王怒,捕系(xì)武臣等家。《史记·陈涉世家》
三.副词类义项
1、暗暗地、秘密地、悄悄地:
微: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刀,力上下,得绝。《童区寄传》
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私: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窃:立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韩非子·说难》
偷:夸游宰相第,偷入常侍门。《酬乐天登乐游原见忆》
2、稍微、略微:
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稍: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少:宾客意少舒。《口技》
略: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汉书·司马迁传》
较: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人日》杜甫。
3、预先、事前:
素: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
逆:(班超)去兜题所居盘橐城九十里,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后汉书·班超传》
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世说新语》
宿: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三国志·王粲传》
豫:通“预”: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史记刺客列传》
总之,对文言文实词进行横向总结,让学生在对一个实词有多少个义项理解的基础之上,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进行双向归纳总结,从而能够较系统地掌握课标规定的文言词汇,而且更在于通过这种总结,启发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意识与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周兆青,教师,现居宁夏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