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3期 ID: 139590

[ 黄正学 文选 ]   

提高初中写作教学质量的路径

◇ 黄正学

   写作就是应用语言文字展开书面交流与表达,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展开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兴趣不浓,写作思路不开阔,无话可说,创意不够。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中,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探索出有效的教学路径,使其自主写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强化素材积累,丰富学生写作知识
   生活是语文写作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身边入手,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注入不竭“活水”。写日记也是作文训练的方法之一,教师可指导学生准备好一本日记本,将当天的事情进行梳理,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将这些事情进行比较,把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有意思事情作为日记对象,并描述出这一事情的经过及自己当时的感受。这种以记流水账的方式进行日记写作,表面上看,似乎降低了写作要求,但是只要学生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就能够形成丰富的语文写作材料。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任务采访、社会调查、电话联系、焦点访谈等。培养学生由媒体中获得信息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信息分析与整理能力。如阅读报纸、收看电台节目与电视新闻等,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并学会摘录信息,收集于剪贴本、新闻本上,同时,教师可通过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丰富他们的感受与素材积累,从而促进学生写出极具鲜明个性与生活气息的作文。
   二.利用情境创造,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声、形、色一体的感官感受以及直观现象,引发学生情感,激发写作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设置写作情境,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可播放音乐《苦乐年华》;围绕“成功”这一话题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则可播放音乐《真心英雄》,通过亲切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梦幻的氛围中,同时歌词“把握生命中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以朴实的笔调向我们阐释了一个真谛:不牺牲,不刻苦,就不能在困难后有所收获。告诉我们应该满怀热情,积极进取,拥抱生命,拥抱成功。这样,通过哲理性的歌词打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情感,激发创作欲望。其次,教师还可播放一些公益广告来设置写作情境。
   三.注重分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在教学中,因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上不应统一,而应开展分层教学法,以便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在写作上得以进步。教师可按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把他们分成后进型、平庸型与优异型开展教学。优异生,其作文能力较高,对作文兴趣也高,教师则可运用竞争与鼓励结合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以写得好的作文为范文,让全班一起欣赏,还可推荐到学校的文学社进行发表,举办作文竞赛等,从而激发优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其他学生的写作欲望,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对于平庸型的学生,他们往往善于嫁接,文章创意不够,教师则可鼓励其多多涉猎课外读物,开展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如剪报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诗歌背诵比赛等,从而锻炼这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丰富词汇,开阔他们视野。而后进生,其阅读能力差,知识积累少,有些甚至懒惰与自卑,教师则应降低作文要求,多多关注,对其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表扬,从而树立他们的写作信心。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信息量
   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图、声、文、境、情与看、思、读、写、说、评等手段有机融合,优化写作教学,把丰富的课外资源与课堂教材有机整合,有利于加大课堂信息量,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他们的视野;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以老师手写口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节省课堂板书时间,优化写作素材,使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画面,聆听声情并茂的声音,对形象化的语句进行反复欣赏与品味形象化;同时,教师可随机引用材料,或者介绍一些范文给学生,然后,教师对学生写作展开直观性评改,指导学生进行点评,广泛交流与讨论,互相促进与提高,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
  
   黄正学,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提高初中写作教学质量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