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3期 ID: 139553

  

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教与学

◇ 谷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就是使学生于教和学的过程中,不但接受语文新知识,同时还可体会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净化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他人教学成果,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入手,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语文教师开展个性化地教
   个性化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之间的教学过程。尽管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应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好个性化的教。
   1、个性化地把握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缺少对教材研读的主动性,教学参考在解读教材中先入为主的占了老师的阅读空间,因而谈不上个性。因此,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与阅历对教材与课文进行理解与阐释。教师通过有发展、有创意、有个性的阅读与理解,从而读出文章的精神与魅力,读出具有个性色彩的领悟与收获,然后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2、个性化地展现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若想张扬师生个性,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个性化地展现教学过程。第一、角色转换。教师应由授业、传道、解惑者转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指导者、合作者。第二、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对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地创新与组合。第三、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个性化、健康、自由地发展。第四、创设有效情景使学生展现特长,张扬个性。
   3、个性化地关注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首先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个性发展,实现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教学奠定基础。利用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特长、个性、爱好、兴趣及家庭生活背景等,尤其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性,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4、个性化地审视自己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曾有过个性化地读学生、读教材,然而因担心这不符合教材与考试标准,因而,只是照搬教材答案,埋没了个性化思想。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解放,提倡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陈规,张扬个性,以自己的丰富阅历对知识进行诠释,敢于表达自己对生活以及语文的真实想法与理解,以自身的个性色彩激发学生鲜活个性。
   二.学生进行个性化地学
   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他们主动积极,富有热情的学习。因此,教师应组织与引导学生养成个性化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一、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及语文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性,使他们基于内心需求而积极投入学习中。第二、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由兴趣、思想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学好语文的可能性,使他们乐于学习语文。第三、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个性化学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化表达与个性化阅读。
   1、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通常指文章意义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阅读而发现与构建的。由于每位学生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上得到个性化反应。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应刻意地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即学生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他们以自己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读,表达真实的理解与感悟;而不应预设结论,以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阅读。
   2、重视学生个性化表达
   个性化表达即学生在陈述理解、表达观点时,是真实而自由的,创新而健康的,是他们对外物认识的真实与独特反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培养:第一、自主表达。也就是学生如何表达,表达什么,都应以自身经验与体会为主,自由而不受约束。第二、真实表达。即写想说的话,写作应具真挚的感情,表述自己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这样,才可促进个性化发展。第三、健康表达。对初中生而言,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在生活经验、思想认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存在着一些缺陷,这需教师加以纠正与引导,使其健康地进行表达。因此,在引导学生自我的真实表达中,也应确保健康表达。第四、创新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表达时,尽量使学生做到运用合理、正确、独具风格的方式张扬他们的个性。
  
   谷敏,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