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2期 ID: 163402

[ 郑耀仁 文选 ]   

“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之比较

◇ 郑耀仁

  本文是一篇通过列举古文中“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例子,来寻找它们在结构和充当句子成分上的异同规律,以帮助古文初学者准确领会古文原意的文章。
  “者”和“所”是两个特殊代词。所谓特殊,是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指代什么,只有和其它的词语组合成一个结构,才能有所指代,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在古代汉语中是经常出现的,不正确理解和掌握“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便难以读懂古汉语。例如:
  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要读懂这段文字,关键要弄清“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的意思,而最为核心的就是弄清“所”字结构的“所争”指代的是什么。对此,前人有两种不同的解释:①争论的双方都是有身份的人,这件事有什么搞不清楚的。(《古文名段今译》)②所争夺的对象便是您,您是君子,有什么不明白的?(沈玉成《左传译文》)掌握了“所”字结构,便不难知道解释①是错误的,解释②才是正确的。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和掌握好“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对于学好古文有重要影响。
  一、“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
  (一)从结合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
  1.“者”字结构
  (1)“动词+者”结构
  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2)“形容词+者”结构
  如:伯夷,圣之清者也。(《孟子·万章下》)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论 语·子路》)
  (3)“数词+者”结构
  如: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4)“词组+者”结构
  ①“偏正词组+者”结构
  如: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枚乘《上书谏吴王》)
  (2)“动宾词组+者”结构
  如:赦之,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
  ③“形补词组+者”结构
  如: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国 语·越语上》)
  ④“主谓词组+者”结构
  如: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
  2.“所”字结构
  (1)“所+动词”结构
  如: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劝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2)“所+形容词”结构
  如: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
  (3)“所+词组”结构
  ①“所+偏正词组”结构
  如: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孟子·尽心下》)
  ②“所+动宾词组”结构
  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③“所+介词+动词(或动宾词组)”结构
  a.“所+以+动词(或动宾词组)”结构
  如: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左传·隐公五年》)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a.“所+从+动词”结构
  如: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汉书·文帝纪》)
  c.“所+由+动词”结构
  如: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难而不守,所由来也。(《左传·昭公元年》)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礼记·乐记》)
  d.“所+与+动词”结构
  如:揖所与立。(《论语·乡党》)
  所与游皆当世名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④“所……者”(或“所+介词……+者”)结构
  如: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上》)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二)从表义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
  1.“者”字结构
  (1)“者”字放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后面的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
  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
  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2)“数词+者”结构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2.“所”字结构
  (1)“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
  如: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
   管仲,曾皙之所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2)“所+动词+者”结构带有名词性,“所”、“者”都指代行为的对象
  如: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所+介词十动词(或动宾词组)”结构,“所”字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它们所表示的是:行为发生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这种结构也带有名词性
  如: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示剑从坠的地方)。
  彼兵也,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表示用来禁暴除害的工具)
  (三)从充当的句子成分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
  1.“者”字结构
  (1)“者”字结构在句中可用作主语和宾语
  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知者” 、“仁者”作主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知己者” 、“说己者”是介词的宾语)
  (2)“者”字结构经常用作动词(“有”或“无”)的宾语
  ①在有主语的句子中,主语表示一个范围,“者”字结构作宾语,指代其中的一个
  如: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战国策·燕策》)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②在无主语句子中,“者”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3)“者”字结构作状语
  如:昔者,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之观上,喟然而叹。(《礼记·大同》)
  (4)“者”结构作谓语
  如:夫道,覆载万物者也。(《庄子·天地》)
  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5)“者”字结构用作定语
  如: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5)“者”字结构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名词,因此也可以受代词和名词的修饰
  如:此五者,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2.“所”字结构
  (1)“所”字结构在句子中可以用作主语
  如:儒之所至,孔丘也。(《韩非子·显学》)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史记·李斯列传》)
  (2)“所”字结构可用作判断句的谓语
  如: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韩非子·五蠢》)
  (3)“所”字结构在句子中用作宾语
  如: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战国策·越策》)(“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所”字结构作“无”的宾语)
  (4)所”字结构可用作定语
  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孟子·滕文公上》)
  (5)“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因此也可以受代词或名词的修饰
  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二、“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之异同
  (一)从表义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异同
  1.相同点
  “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都是一个名词性词组,都具有名词的性质。
  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不同点
  虽然它们都是一个名词性词组,但指代的对象不同。
  “者”字结构指代动作的发出者。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所”字结构指代该动作的涉及者。
  如: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楚辞·山鬼》)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庖丁解牛》)
  (二)从结合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异同
  1.相同点
  “者”字和“所”字都可以跟动词、形容词、词组结合。
  (1)“者”字
  ①“动词+者”
  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行》)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形容词+者”
  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狱中杂记》)
  ③“词组+者”
  如: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核舟记》)
  (2)“所”字
  ①“所+动词”
  如:所解数千牛矣。(《庖丁解牛》)
   所见皆死牛也。(《订鬼》)
  ②“所+形容词”
  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
   寻果所盛。(《大唐西域记》)
  ③“所+词组”
  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中山狼传》)
  2.不同点
  (1)结合的词序不同。
  ①“者”字结构是“者”字在后面
  如: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②“所”学结构是“所”字在前面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以所多易所鲜。(《史记·货殖列传》)
  (2)结合的功能有不同
  ①“者”字可跟数词结合成“数词+者” ,而“所”字则不能 。
  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②“所”字可跟介词结合成“所+介词+动词或词组”,而“者”字则不能
  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四)从充当句子成分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异同
  l.相同点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在句子中都可用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还可以受名词或代词修饰。
  (1)作主语
  如:所当无不披糜。(《冯婉贞》)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作谓语
  如: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3)作宾语
  如: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狱中杂记》)
   可汗问所欲。(《木兰诗》)
  (4)作定语
  如: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5)在句子中可受名词或代词修饰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2.不同点
  “者”字结构还可以作句子的状语,而“所”字结构却不能作状语。
  如: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郑耀仁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510500)
  

“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