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10期 ID: 140841

  

波痕有声

◇ 蔡 慧

  许多人的一生,是在步履匆匆中走过的。也有更多的人,喜欢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因此,他只顾埋头赶路,从而忽视了船两岸的风景。而《水印指纹》的作者——湖北房县一中杨锦全老师,则在这路途中不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同时还能用自己纯朴的语言,记录下沿途中平凡、琐碎、漫长的风光,摘取到值得我们回忆、回味的风景。
  《水印指纹》记录了世间百态,还原出生活的真实,在作者笔下,一草一木,一蝶一人,一笑一颦,都源于琐碎的生活。《谁家的孩子》:背着书包/穿着开花的棉鞋/在路上蹦蹦跳跳地走”,让我们回忆曾经纯朴天真的孩童时代。《非分之想》“一个傻小子/本来没有想到结婚/却在当伴郎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要娶人家的姑娘”写尽了青年憨厚、单纯好奇与幻想的特性,《领工资之歌》“教书难,教书苦/谁说想干谁是牛”,道出了教书的无奈和辛酸。《麦子黄了》“麦浪蜿蜒游动/多像,你看多像/爷爷脸上的笑容”有丰收的喜悦,有对大自然给予的感激。其它如《一纸人生》《再见章本科》《军训之歌》《一只金黄的蝴蝶》《集安之旅》都从不同角度记载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但是,作者并未把自己变成一个简单的记录员,而是在这些平凡、琐碎之中,洞察出某种生活的哲理,发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如“牙齿咬了舌头之后,我们既不能敲掉牙齿,也不能割掉舌头”就充满生活的大智慧。《站在楼上》“仰视树的时候/我想成为树/俯瞰树的时候/我愿成为鸟”,道出哲学上的辩证关系。《静湖品枯荷》不但写尽枯荷之态,更让人认识到“干枯不是死亡,更不是丑陋”。《有些话》“从来就没打算说出/你常常把自己掐死/放在土坛里盖住”深察现实生活中不想说、不能说或不敢说的况味。小说《那天下午》写出了对童真被逐步扭曲的无奈与愤怒。《无车可乘》《水杉叶落》《板结的心田》等等,都是小事情,但有大智慧。而《感谢尼采》《邪在何处》等等,不但有感而发,还显示出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心怀天下的热忱。
  当然,除开作者观察力和洞察力,这部书最让我欣赏的地方是从一位普通教师身上显现出的悲悯之情。在他的笔下,对学子的赤诚、对苦难的悲悯、对百姓的敬重时时闪现。《蔬菜区的女人》“富有的心情在阳光下盛开/她们是土地也是绿叶/也是花朵”充满着对这些卑微的卖菜大嫂的尊重和热爱。《母亲》“在脱过粒的麦秸上拍打着青春/在收割的旷野里与麻雀争夺过食品/在清冷的稻田园栽插着生命/在坚硬的鞋底上纳过饥饿和寒冷”有对苦难的同情、对母亲的敬爱、歌颂,还有作为儿子的深深自责,《一条狗的半生际遇》以小说的形式写一只狗的命运,其实写出了生活中某种人的苦难命运。
  “我要在忠实的纸上,记下灵魂的波动,让它给我的存在而歌唱”,这是作者杨锦全写书的目的,他做到了。渡河而过,沿途的风景、生命的印痕、灵魂的波动乃至呐喊,他都记下了。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蔡慧,教师,现居湖北武穴。

波痕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