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7期 ID: 141570

[ 杨玖喜 文选 ]   

发挥优势 成就特色

◇ 杨玖喜

  “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创新意识”、“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等理念可以说在不断验证“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一真理,也可以说在不断地提醒我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发挥优势,成就特色”的教育理念,从而拔高教育理论的含金量。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为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健全的心理和健壮的体魄的高素质公民。为了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发挥优势,成就特色”就势在必行。俗话说“凡事都要有所创新,有所建树”,那么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就,就应该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良好契机,大胆地进行改革实践。当然,我们的改革不是反对学习别人的“精华”,而是在“发挥自己优势”的情况下,最终达到“成就特色”的效果。
  那么,在现有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要求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那种“一视同人”的教育理念,以“发挥优势,成就特色”为前进的助推器,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劈山开路。那么,如何实践“发挥优势,成就特色”的理念呢?
  一.针对学生而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优势,成就学生的特色”
  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应成为重中之重。自学能力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只有让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他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如魏书生的定向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都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引导者,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查找资料,如何阅读、分析、理解文意,而不是以“填鸭式”的教学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就自己的特色”。
  二.针对教师而言,要改变陈旧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优势,成就教育的特色”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综合发展。记得2000年秋天我刚参加工作,因为是新手,总害怕自己教的成绩不如老教师,所以我每天都给孩子讲很多,总怕有什么讲不到位的,可以说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但事与愿违,期中考试的成绩退步了不少,这犹如当头一棒,让我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来我找老教师、找学生了解,发现我在前半学期没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观念去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课堂,这样学生缺乏主动性,成绩当然不会好了。从这以后我开始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虽说这样给自己备课增加了难度,也有被挂在黑板上的尴尬,但我看到学生的学习劲头,还是感到很满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很有天赋,如王荣的基本功扎实、张慧的作文有文采、刘永的思维独特、刘平的理解能力强等等,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有意培养他们的长处,使学生乐意学。结果当然是学生成绩进步了不少,“发挥学生的优势,成就教育的特色”。
  三.针对学校而言,要打破一概照搬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对于各类先进的教育模式,学校不能一切照搬,更不能全盘否定,需要的是在借鉴中不断的创新。杭锦旗中学是一个旗县中学,可以说是没有“天时、地利”(生源质量差、地理位置没有优势),那么在如此的劣势下该如何做呢?是在墨守成规中被淘汰,还是在改革中求生存呢?于是杭锦旗中学在“提供一个平台,只会产生一个冠军;提供一百个平台就会产生一百个冠军”理念的指引下,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成就特色品牌学校”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不可能把人人都培养成全才,这就如韩寒所说的“现代社会要求‘全才’,就好像穿着棉袄洗澡一样”不符合实际。为了使学生成才,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改变了以文化课成绩看学生优劣的做法,决定给学生搭建更多平台,来调动他们的成功欲,让他们有信心去学,去创造奇迹。教育理念的改变,带来了可喜的成绩:美术生、音乐生、体育生在高考中专业课本科过关率年年创新高;竞技体育柔道、跆拳道、武术、中国式摔跤等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区级、市级的第一、二名,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被评为“百姓口碑金奖单位”。实践证明“发挥自身的优势,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总之,要想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要求,坚持“发挥优势,成就特色”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理念。
  
  杨玖喜,教师,现居内蒙古鄂尔多斯。

发挥优势 成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