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效果,必须重视作文评改的方法。我认为作文评讲课首先应该充满民主气息,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让学生成为评讲的主人;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其次,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评改兴趣。这样,才能保证作文评改的良好效果。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了我的作文评改方法,其过程包括以下八个步骤:
一.方法先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无论学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看作一种思想过程。”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修改作文,然后再由小组讨论修改,是作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首先,老师可以先把作文修改的原则、方法、符号等教给学生,使之能熟练运用:第一步看遣词造句、语言表达是否恰当,格式和标点是否正确;第二步看段落意思是否明确,分段分层是否合理;第三步看开头是否科学,结尾是否自然;第四步看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第五步看内容是否详实,详略是否得当;第六步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这种修改作文的“六看”法,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易掌握,好操作,能极快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和作文水平,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互批互改的效率。
其次,每次作文评改前,老师都要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的专题与要求,指导学生把握好本次的作文训练,提出具体的修改重点和修改要求。
二.小组互评改
一改:第一次修改时,老师可根据需要采用同桌修改、前后位互改等方式。是二人一组,相互评议,相互修改,如意见不统一,可查资料,可上网,也可请教老师。
在一改时,要求批改者在自己负责的作文本上,科学地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学生互评作文时要注意根据前面讲的“六看法”勾出错字、病句,写好眉批和总批。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鼓励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并打上分数或等级。也可要求被改人对批改者的批改写感想:或认同,或表达不同意见。这样,既促使习作者反思,又对批改者起督促作用。在一改时,我们每小组选出的好文章设为A级,其他为B级或C级。
二改:在二人小组中讨论修改后,再进行了大组间的复评再修改。此时每组约4到8人。一般原则上是优等生为优等生改,优等生为中等生改,中等生为差生改,而差生可尽可能地学习优、中等生作文的优势,发现越多越好,这样对差生就是一个大的提高。评改时要注意彼此水平的协调性,有时适当进行修改方式的变化,这样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则固定修改对象,便于增强修改的责任感。二改评出的优秀作文设为AA级,最差的设为CC级。
在二改时,每人先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其它同学听,也可让其它同学读自己的作文。边读边修改,然后大家可根据自己对这篇作文的理解谈自己的看法,优点是什么,缺点在那里,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该如何修改,如果让我写这一段我会怎样写。经过大家的分析、评议,最终写出评语,提出修改意见,打出成绩。这样一一过手,一篇作文就变成了四篇、八篇作文了,一个人的智慧就变成了四个人、八个人的智慧。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参与意识很强,热情也很高,收效也不错。
互评互改这一步骤很关键,这是评讲效果的一项基础工程。为后面几步提供了保证。在小组讨论评改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张扬。因为评改的是自己本班同学的作文,他们感到亲切,乐于抒己之见,表现得认真细致严格。当他们对某一具体问题观点有分歧时,都会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所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交给同学修改,讨论,评价,由于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接近,学生对同学的批改比起对教师的评价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互评互改作文既是一个阅读和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和反省的过程;既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实践活动,又是一条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捷径。
三.佳作共赏析
将各小组评出的AA文章或AA片段集中起来,让同学从中学习其写作优点。一般可先让作者本人读一遍, 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尽可能地评出文中的最明显的优点,当然也可指出不足或改进建议。最后由二改的组长或科代表来进行了评点、小结,从而评出优秀的文章,评定为AAA文章。这些AAA文章是用来张贴或编成小册的材料,特别好的文章老师将其修改,推荐发表。
四.病文齐诊治
我们将各小组评出的典型的CC文章或CC片段(约4—8篇),让作者本人先读一遍,这样可使其感受更深一些,再让本人谈谈写作时的一些感受或困惑,然后由全班同学提出不足的地方及其修改意见,最后由本组的小组长进行了小结。
在此环节中,老师一定要注意:一是要多鼓励,在谈及这些作文的不足方面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先找出该文章的一些优点或亮点进行肯定,这样,提出不足时,作者本人也容易接受。二是要注意用语的恰当,不可将这些学生的作文当成笑料来进行挖苦讽刺,以免伤其自尊,打击写作的积极性。三是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处处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对于美文与病文,我们要就本次作文训练专题与目标这个重点进行评价、赏析与修改,一般不要过多地涉及其他,以免喧宾夺主,蜻蜓点水,使重点与目标不能较好地完成。
五.师文以示范
很多名师都有写下水作文的习惯,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因为这样才可以了解学生本次作文的具体情况:如了解学生本次作文的特点与难点,了解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确定讲评的重点和角度等。而这些,都是要在老师与学生一同写作,亲自下水才能发现的。
因为有老师的佳作,很多学生会抱着好奇心与欣赏期待的,所以这一环节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是整堂作文评改课的高潮。他们会热切期盼:这样的作文我们老师是如何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能比我们强多少……从而在对比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作文提升的办法。因此,这样的教师下水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同时,教师亲自下水,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连老师都在认真写,我不好好写,行吗?
在老师范文赏析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先评文章的优点,找出得越多越好,以便于学生学到这些技法;第二个小环节就是让学生找不足,找出来的要进行鼓励,此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神,写出的文章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从而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有时老师故意出现几处败笔,让那些能找出这些错误或作文水平可以与老师媲美的学生得到一种成功感、自豪感。
六.自改求提升
所有学生都要根据本次训练的目标和学生评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本次专题内容修改润色,一定要有提升,并交给本小组的组长检查审核,一直达到本次专题训练目的为止,争取以后少出现类似的错误。
比如本次作文专题是“人物描写的技巧”,我要求学生:一是能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描写,二是要学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三是要安排合理的描写顺序,四是学会细描与白描,五是要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地抓住重点进行描写等,通过同学评点与老师指点后,只要发现作文在某方面没有达到相关要求的,作者一定要根据别人提出的点评意见对症下药地进行修改,升格。
七.师评观改效
老师将学生修改后的文章再收上来进行抽评,看看本次训练的目的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些已对症修改的文章一般来说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不用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那老师就要抽几分钟在班上讲评,个别学生存在的明显问题就要进行面评,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八.美文以展示
我们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优秀作文展示角”或班级刊物,把每次作文中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文和精彩的片段(如排比、比喻等修辞用得好的语段,或某个动词、形容词用得准确、传神的语段,或是独特意境的语段,或是含有深刻哲理的语段)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都来阅读和欣赏。使学生在相互的“评头论足”中得到了学习,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评改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根据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的规律与学生特点不断探索,一定能找到既能提高作文效率,又能减轻老师负担的新路子。
李小华,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