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如果用单调枯燥的抽象思维代替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自然就无法体会阅读过程中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而体验式小说阅读教学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解读文本,主体亲历体验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角色体验 以小说的角色为参照,掌握该角色规范,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学生把握小说文本意义,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与人物同呼息、共命运,设身处地融入角色进行体验。主要有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
言为心声,对话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必然会认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把握语境,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参与并进入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心领神会地读出对不同角色性格的理解,做到形神兼备。如《荷花淀》开始部分采用男女两人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直观感觉到水生夫妇形象,从而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思想灵魂和作品的内容主旨。在小说的后面部分就安排五名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感悟到一群妇女偷偷摇船去找丈夫,共同回来,七嘴八舌地谈论着,极有生活气息的场面。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在愉悦的情趣中领悟小说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感受心灵的震撼。
另外,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或一个片断编排课本剧,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对小说中所表现的种种情感进行感同身受、细致入微地品味、体验、揣摩和猜想。因此说角色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及想象能力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移情于物等方式去认识、开掘、补充,来达到积累知识、锻炼思维和提高想象力。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小说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互动体验 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想象、互考、评点、批注、合作探究、质疑、表演等互动体验的阅读方式,有效开展“动脑思,动口议,动手写,动手做,动情读,动眼看,动耳听”等互动体验活动。从中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
如《祝福》共同探究“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个核心问题。学生进入文本,互动体验得到见解丰富的多彩答案:自杀、冻死、悲伤而死、恐惧而死、孤独而死、憔悴忧郁而死……然后引导学生追根寻源,分析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态度,品味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最后通过讨论、辩论、质疑等互动体验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移情入文,调动自己的经验与作者对话,使同学们重视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的独特体验,从而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元凶,而鲁镇的人只是充当帮凶而已。
另外,把小说搬上舞台,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学们也会因此大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小说《药》对剧情进行体验改编成课本剧,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体验品味之际,学生往往能全身心地沉浸于人物境界之中。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涵,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享受到互动体验的乐趣。人人参与互动评点表演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切磋,允许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活跃思想又能开发智力。
影视体验 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对课文小说改编成的优秀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进行更大范围的学习和探讨,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和整合知识。既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又为学生创造多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把小说中静、动、声、形、色展示得淋漓尽致,给同学们创造出更逼真的体验。它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轻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强烈兴趣和热情,从而让经典的魅力滋润学生心田。
小说阅读教学关键是解读文本,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而对于难以解读的内容,则可以借助影视体验帮助解读。如《阿Q正传》的叙述语言不易理解,借助电影就很容易理解阿Q起名缘由及其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由于电影中阿Q个性化的语言被演员演绎的惟妙惟肖,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小说幽默夸张的语言特点。所以说以影视作品作为小说阅读的迁移和深化,为同学们创造更丰富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理解文本。
因此,在新课程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用各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亲历体验,才能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达到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的最好阅读境界。
张钧法,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