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时总喜欢把语文作业放到最后做,哪怕语文作业最少。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不是抄抄写写背背,就是阅读或者作文,而这些他们都不喜欢。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我做了以下尝试:
作业布置做到五彩纷呈,因材施教,学以致用,海纳百川。
(一)五彩纷呈:指语文作业的布置可用多种形式,动用多种感官,尽可能有趣味。
传统语文作业,总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单调地抄写,口头作业也是机械地读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呈递减趋势。其实,语文作业可以增加诗歌朗诵会、自编课本剧、合作出好专题手抄报等。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做到动口、动手、动脑、用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慢慢就会不再惧怕语文作业。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语文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后,给学生创设情境:菲利普全家回家途中遇到有钱人于勒。作业要求:学生发挥合理想象编个小故事,开办一个小型故事会,看看谁说得最好,最能表现各个人物性格。这样,既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了文中人物性格,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作业相信学生不会觉得单调讨厌。
(二)因材施教:在评讲作业中,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说:“XXX,你看XXX同学的作业,字迹工整,正确率又高,你什么时候像他一样……”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和能力有差异,我们不能统一要求。那么作业的设计也需精心考虑分层设计,使得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在预习新课时,我把作业分为二种类型:①必做题,指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指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做的题目。在新课结束时,我也把作业分为二种类型:①必做题:指必须完成的对文章重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题;②自设题:指根据课文重难点、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自己设计题目,自己完成。这类作业能体现学生个性,发展自学能力,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学了《愚公移山》后,学生设计了以下题目:在现在社会中,愚公精神又有了什么样的内涵?愚公到底是智还是愚?在我们的学习中,如何体现愚公精神等。同样分层设计也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基本完整地写清一件事,中心较明确;对中等学生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见解,语言通顺,结构精当,语言流畅。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都顺利完成作业,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学以致用:常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一个人死读书,读死书,的确没有任何意义,语文作业的布置也需要体现学以致用的精神。在我们苏教版初中语文书上有很多口语交际训练,它指导学生说话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对象,要合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等等。部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学了有什么用?说话不是最简单的事吗?口语交际题做了很无聊……了解到学生这些想法,我没有急着回应。只是在学了“当一回小记者”后,我提出作业以后做。一直到学校要举办冬季田径运动会时,我才布置作业:复习“当一回小记者”内容,也来当回小记者。可采访参赛同学、裁判、大会负责人,按指导要求列出采访提纲,写好简短的报道。学生一听就有了兴趣,热情高涨。会后,有的学生展示了冠军人物风采;有的报道本届运动会的特色和具体情况;有的表示了对运动员的鼓励和对他们拼搏精神的喝彩。精彩作业迭出,还评出了几位优秀小记者。这样,学生容易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又乐于接受作业。
(四)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语文学科自有它的独特性:既有基础性,又有工具性。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如在学了专题《叶》后,要求学生进行语文小报的制作。学生自行分为5-6人一组,完成一份电子小报和手绘小报。电子小报把语文和计算机学科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而手绘小报则把语文、书法、美术等学科整合在一起。专题《长城》中对长城资料的交流又把历史、语文、政治很好地结合了。作文可以容纳更多内容:可以描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人或景;可以对身边小事作出评论;可以是对理化课上某个有趣实验的记录等等。学生觉得语文作业不再是单一而枯燥的,它可以包容我们的学习、生活等等,慢慢就会喜欢上语文作业。
此外,我们也可用好作业的批改和讲评。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修改。作业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给他们以鼓励,让每个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拥有前进的动力。作业的讲评主体还可以是学生的同桌、组长、家长等,让学生对每次的作业充满期待。
相信只要我们在作业上多想办法,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爱上语文作业。
狄奇静,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