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存在的评讲试卷的普遍现状
(一)自己事先不做答案,评讲时试卷是空白,边看边讲。
(二)事先抄抄答案,自己不亲手做。
(三)有的老师讲评前不批改,不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对试卷评讲的思考
这几年,我结合自身实践,重视试卷评讲,明显感觉学生对这种评讲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一)试卷讲评也要认真备课
在备课检查时,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把考试卷贴在备课本上,作为课时,试卷上只有答案,没有任何分析。其实,试卷讲评也要备课,而且要备得充分。
1.要耐心做题。备好试卷的答案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我们有好多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拿到试卷总是先索要答案,不习惯耐下心来认真做答案,其实只有自己认真做完题,再对照答案参考,这样才可能发现一些题目有可能有几种答案,才可能把握试卷的难易度,试卷的结构。如一次语文考试中,一道文言文考题要求解释“更嫁”的“更”,答案是“更新”,如果照这个答案批改,学生没有多少对的,细想这个“更”还可以解释为“改”、“又”。
2.要认真备试卷的结构、重点难点和考查的知识点
试卷内容通常是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评讲前,教师应当吃透考题内容,明确考点,分析试题涉及到课文内容的有哪些,知识在课内考在课外的有哪些;在试题的难易度上、区分这些题目各占试卷分数的多少。而每部分又考查很多的小知识点。所以备课时一定要弄清这些知识点。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当然一套覆盖面宽的试卷也可能有某些知识的遗漏,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牵扯”进去,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在巩固一道习题涉及知识点的基础上,应当再联系到整个知识网,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网。
(二)要认真批改,且要作答题分析
要么不考,要考就得改,要改就得评,可有些语文老师由于忙,有些考试卷都来不及改就评讲,这样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一定要改,改完还得做分析。比如选择题,每一小题的错误率是多少,哪些学生的错误较多,然后再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以便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说来,统计中错误最多的应是试卷评讲的重点,当然有的题虽是少数同学出错,但对其他同学有启发性的,也要重点评讲。
(三)评讲时要有选择,对有些题要举一反三
有些语文老师评讲试卷时喜欢“一言堂”,从头到尾地把答案对一遍,学生听得累,自己讲得累,原因在于每道题都讲,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其实评讲语文试卷,对那些大家都会做,得分率接近100%的题目完全可以不讲或一带而过,比如默写名句,如果得分率很高,可以利用投影把容易写错的字打出来,让学生注意就行了,干吗非要让学生上黑板一句一句地再写一遍呢?这样既费时费力,还重点不突出,难怪学生产生懈怠情绪,何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错题上呢?
对于重点错题,不仅要讲,而且要讲透,要让学生了解这题的得分率,典型错题,错误原因,应该怎么答,而且还不能就题讲题,一定要举一反三,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
(四)师生互动,学生多参与
语文试卷的评讲和其它学科不一样,老师讲得比较多,学生参与得少。其实我们可以把试卷分成各个小项,让学生分成组参与评讲,这样他们在讲之前会去分析要讲的题目,找出错误答案及错误原因,并思考今后如何避免错误的办法。这样既讲评了正确答案,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还现身说教,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他们的讲评有些虽然不能像老师讲得那样到位,但由学生自己讲,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锻炼,对听讲的学生来说,也有一种新鲜感,而且到时还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补充,这对评讲课的氛围也是有极大改善的。如有位同学介绍怎样记住“赢得生前身后名”中的“生”和“身”的位置时,提出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学生对这个印象极深。我以前经常讲这两个字,可仍然有人错,奇怪,听了这个同学的评讲后,几乎没有人再错了。
经过这两年自己对试卷评讲的一些改革,我觉得首先自己不厌烦试卷评讲课了,有时甚至能为自己在评讲中能向学生“卖弄”一些新的方法而感到很愉快。其次学生在评讲中也不是无所事事了,他们不再是算一下分数有无差错就收起试卷,而是组合在一起先分析试卷,也为了自己到课堂上的“卖弄”而做准备。试卷毕竟是一个模板,我们要从这块模板上去延伸,去挖掘,千万不能只限于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