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1年第4期 ID: 140214

[ 王西凤 文选 ]   

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 王西凤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乐园。教师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携手漫游语文天地,品味语文作品的内涵,给学生语言文字的魅力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学中乐,乐中学”的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用爱心和智慧去构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课堂环境中,从小处、平常处着眼,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件快乐的事情。我把创设愉快教学的几个方面总结如下:
  
  1.关系和谐.乐于学习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班集体里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接近,才会吐露心声。在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因优生而偏袒,不因差生而放弃。让每一个孩子都因你的平等、尊重对待而高兴。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抑扬顿挫的朗诵、夸张有效的肢体语言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乐于展现自我,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获得知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设计一堂课的导入语至关重要。精彩有趣、新颖别致的导入语会让学生自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习有兴趣,学生就会以饱满的情绪,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乐而忘返。
  
  3.形式多样,提高兴趣
  
  中学生对新颖多变的东西充满兴趣,所以课堂上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昏睡课堂,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比如读书,可采取多种形式:朗读、默读、浏览、跳读、速读等,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课文,可根据内容改编课本剧表演、学生变换角色讲授、小组合作探究、制作表格图片等不同形式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4.问题设置,调动情感
  
  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教学《我的母亲》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 “胡适的母亲不仅仅是胡适先生的慈母,更重要的是她教会了胡适先生待人处事的哲学,让他终生难忘。现实生活中你的妈妈在哪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念念不忘呢?”学生回忆往事,两三分钟后,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生活中质朴而又感人的小事,令人动容。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为学习新课文创设了愉悦氛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手段辅助。沉醉课堂
  
  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模型、录音、录像视频、课件等都使语文教学生动形象,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它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物象,让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图片活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写作兴趣,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愉快教学”模式下更好地获得知识。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作者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天的“脸色”、云的变化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而且以此作为题材,勾画出整个场景,表现大自然的静态,动态之美和大自然的无限情趣。在教学时教师就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感受云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教育。
  现在的语文教本,教材越来越贴近生活,我们应借助课文本身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的展现,加上老师的“津津乐道”,让学生上一节有乐趣的语文课。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乐中学”,还要讲究“学中乐”,使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活力四射、魅力无穷的“磁场”,让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愉快氛围中充满激情地探索和遨游。

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