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但文学味非常浓,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值得学生学习。教学时应通过品读文章中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句子感染、引导学生感悟出来,而不是空洞的说教、灌输。
[教学目标]
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品读文章中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
[教学方法]默读、研读、品读、探讨
课前预习:
1、查字典,为生字词注音、释义。
2、根据导言,预习课文,给每自然段标序号。
方案A
一、准备工作:
1、导人:
(学生欣赏乐曲《It's MyLife》“这不是一首给伤心人的歌,这是为坚守信念的人们而唱,我不想长生不死,我只想趁我活着的时候认真地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它似一曲哀而不伤的史涛,为坚守信念的人们唱响,诗中的主人公没有长生不死,但他们认真地生活,活得明白,死得悲壮。这就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撰写的《伟大的缘剧》(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茨威格(课件):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3日)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3、检查预习,给字词正音。
二、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课件明确:
①时间:1912年
②地点:从南极点归来的途中
③人物:斯科特一行五人或斯科特等
④事件:不幸遇难(罹难,牺牲,覆没等等)
2、寻找英雄离开的足迹。
(课件展示五人探险照片)从图片中看出了什么? (学生明确:情景艰苦)每个人是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点的?
明确:埃文斯因疯掉而死亡;奥茨为不成为队友的负担走向死亡;斯科特、威尔逊、鲍尔斯三人冻死。
三、研读课文,探究“悲剧”之“悲”。
教师: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那么在这“悲剧”中都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斯科特一行五人的生命)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如果不是,那么文中还有哪些令人悲哀的地方?
1、学生研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发言。(要求:先概括出词语,然后在课文中指出自己总结的依据)课件明确:
①失败之悲:
“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呢?
②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世人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斯科特一行五人是国王的臣民,国王却向他们跪下来,因为他是全世界的精神领袖。)
四、品读课文,领悟精神。
教师:文章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这“悲剧”的伟大之处在斯科特等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朗读、批注。
1、就勾画出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动笔批注。
2、同桌互读,要让对方体会到你的感情。
3、全班资源共享。学生个读(通过自评、他评、师评改进朗读)、陈述感动理由,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感悟英雄高贵的精神。
学生发言,教师随机板书: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的爱。
例:学生朗读第十自然段奥茨走向死亡一段。
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奥茨说话时的语气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故作轻松的、严肃的)他的表情呢?(坦然的,可能带有几分对队友的不舍)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自己试着读这一自然段。
请这名学生再次朗读。
师:读得真有感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奥茨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一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呢?(集体主义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
4、教师感言:死神撕毁了美丽的生命,精神却获得了涅槃;命运给你的是一场暴风雪,你却用悲壮来回报它。
五、拓展延伸。
试一试:用一句自己的话,或者引用别人的话来评价一下这几位英雄的行为。
1、学生发言: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教师总结:
展示投影:孔曰成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
总结:
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来自心底的革命呐喊,只为惊醒少数人。
方案B
一、导人激趣:
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生龙火虎、朝气蓬勃,老师也心潮澎湃。今天带同学们外出做一次探险之旅,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这里没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雄伟和粗犷,也没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和幽静,有的只是一片白雪皑皑的雪的世界,它在地球的最南端,聪明的你猜出来了吗?哪里? (南极)你能用学过的诗句说说你印象中的南极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地白风色寒,雪花大人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南极可以说是莽莽一片的“白色地带”,亘古以来人迹罕至,但是勇敢的探险家却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设立在南极的“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就是为了纪念两位来到南极的探险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伟大的悲剧》 (板书)。
二、作者简介
过渡:讲述故事的人就是来自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
三、做一个细心的收藏家(同方案A给字词正音)
过渡:老师想看看你是不是一个细心的收藏家,盘点你对字词的掌握。
过程:出示课件,学生注音,教师强调易错字词的书写。
四、做一个勇敢的小记者
过渡:假设你是一名记者,随从当年的搜寻者到达南极,你怎样向国内的观众用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多角度、多细节报道,也可以把此次行程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做为你的“特写定格”。
过程: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搜集报道素材。
2、学生诵读、报道,从“特写定格”中感悟英雄伟大的精神。
五、撰写墓志铭
2002年2月,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纪念斯科特逝世90周年。茫茫冰雪,浩浩雪原。斯科特等人长眠的地方,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一个简陋的十字架“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请你为他们撰写墓志铭。要求:语言简练,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格特点,寄托撰写者的景仰和哀思。
六、教师总结:著名诗人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要说“勇敢是勇敢者的墓志铭”,勇者无惧,精神永存,让我们起立大声齐读最后一段来表达对英雄至高无上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