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波,男。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现任湖北省谷城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用细节丰满人物的个性》、《让中华龙脉长盛不衰》、《用自信的旗帜引领学校发展》等多篇论文曾在《湖北教育》、《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他主持承担的“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
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说我们现在正在日复一日运用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思路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写。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满堂灌,灌满堂。其基本模式是:导人一讲解一练习一巩固。或是组织教学一检查复习一讲授新课一巩固练习一布置作业。这样的做法教师是敬业的,是辛苦的,其精神是可嘉的;其教学观念是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其教学方法是值得认真商榷的,甚至是应当摒弃的。因为它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受束缚,有劲使不上。学生似乎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难以达到要求。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导致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如各种都是这样,严重影响课外活动开展,反过来影响学习,以致恶性循环。投入大产出小(教师和学生时间和精力投入都大),教学的效率不高,自然也就感不到愉悦。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是要通过调整教学关系,在不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强加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走出一条“轻重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基本教学模式是:导学一交流一释疑一训练。
导学:教师用问题或试题形式设计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确自觉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有时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导针”。但教师讲话不多,不影响、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教师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旧知识还是新知识没有掌握方面的问题,教师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之后的教作好准备。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预课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教师让学生自学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交流:围绕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习,注意交流的方法。
基本问法:同学们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这些同学学会了,还有哪些同学没有学会?哪些地方没有学会,有学会的吗?谁来帮助他(她)?
基本做法:重点放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上,还可以一对一或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即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做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