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669

[ 程翔章 文选 ]   

张兰:才女妙对女皇赏

◇ 程翔章

  武则天当女皇帝的时候,河北宣化府出了一位女神童,她就是张兰。
  张兰,生卒年不详,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里。她自幼天资颖悟,又勤奋好学,到12岁的时候,就能同大人一起吟诗联对。所作诗联,意境深邃,甚得乡贤的称赞,一时名声远播。地方官为了讨好女皇帝,就把张兰的事迹禀奏给了朝廷。那武则天从不相信女人生下来就比男人差。她只要听说哪里有才智超群的女子,就会想方设法召进京城。只要她亲自面试后,认为确实有才华的女子,一定会给她们很重的奖赏。对小张兰自然也不例外。
  接到朝廷的旨令,张兰在父亲的陪伴下,一路餐风露宿向京城进发。第一次出远门,张兰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沿途向父亲问东问西。尤其是到了京都长安,看到满城的繁华喧闹,更是目不暇接,兴致勃发。她哪里知道,父亲此时正忧心忡忡,在为她担心受怕呢!
  这天,武则天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金殿上召见了张兰。武则天见小张兰文雅秀气,面容和霭地问道:“小姑娘,你今年几岁了?”张兰跪在地上回答:“民女13岁了。”女皇又问:“谁陪你来的?”张兰不慌不忙地答道:“民女的父亲。”女皇再问道:“你喜欢来京城吗?”张兰立即回答说:“谢万岁,民女喜欢京城。”
  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小张兰从容自如,有问必答,对答如流,一点也不紧张、不害怕。经过这一番交流,女皇很是喜欢这个来自宣化府的小女孩。随后女皇问道:“听说你很会吟诗作对,是真的吗?”张兰谦虚地回答说:“民女会是会,但作得不好。”女皇马上说:“那好,今天我们来对对联。我出一句上联,你对下联,行吗?”张兰马上回答说:“遵旨,请万岁不要笑话民女的浅陋。”
  武则天为了测试张兰的才华,沉思了好半天,特意出了一句难度较大、颇为奇妙的上联:河里荷花,和尚掐去何人戴?
  这句上联里面共包含了四个同音字——河、荷、和、何,难度很大,不容易对。就连那些在场的满腹经纶的文官也感到不好对答,在一旁为小张兰担心。只见小张兰低头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蛾听。
  这句下联里也包含着四个同音(或近音)字——情、琴、清、青。小张兰的下联一说完,金殿上立即一片沉寂。女皇帝好半天没作声,好像在那里仔细琢磨下联的含义。而那些文武百官虽暗暗赞叹小张兰的才华,却一个个的脸上流露出惊惧:小张兰,你好大的胆,不仅敢将女皇帝比作青蛾,还敢将万乘之尊与秃和尚相提并论!因此,也为小张兰捏着一把汗。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皇帝变得很兴奋,继而竟哈哈大笑起来。那些善于察颜观色的文武百官见状,先是一怔,随后就一齐鼓掌叫绝。
  原来,女皇帝乍听小民女不知高低尊卑地将自己比作青蛾,心中很有一点不高兴,但一时又不好发作。那些文武百官沉默不语自有道理。女皇转念一想:我虽然高居万民之上,但毕竟已是年逾花甲的老太婆了。人家用青蛾——这样一个年轻美貌女子的形象来赞扬自己,也是一片忠心。想到这里才高兴起来。那些文武官员谁不知道女皇最喜欢戴高帽、听恭维话?女皇一高兴,张兰自然就会受到奖赏了。他们便顺水推舟,跟着叫好,也好让女皇高兴高兴。
  小张兰可不像别人想的那么多。她的下联并非全是乍出奇想,而是熟读诗词、心中有数才应对自如的。当朝大诗人杜审言(杜甫的祖父)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戏赠赵使君夫人》诗,里面就有“红粉青蛾映楚云”的佳句,用来赞颂使君夫人的年轻貌美。此诗在民间流传很广,“青蛾”也就成为赞美女子的常用称谓。
  这时,只听武则天说道:“小张兰果然名不虚传,联对的功夫确实不同凡响。朕赐你黄金一百两,绸缎二十五匹。”
  小张兰立即上前叩头谢恩。金殿上的紧张气氛一下子转为欢乐喜庆的场面。那些文武大臣也纷纷向这位女神童表示祝贺。张兰的父亲则高兴得热泪盈眶,不再为女儿担惊受怕了。

张兰:才女妙对女皇赏
目录

  •  / 克塔维奥.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