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能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提出独到而不同一般的有效解决方法,它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其关键是发散思维。一篇课文通常是对词句的理解,对篇章结构的分析,以此来引导学生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反应了教师的思维定势,为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然而,教师对教材的静态分析,容易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面临的是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要适应复杂社会现象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新的创造性思维。一篇课文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鉴赏,而学生则可以从多方面获取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的思维朝着创造性思维方向发展,强化自己的自由意识能力。语文的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在它完成了例子的作用以后,就可以看成一堆训练思维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激活学生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注重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文字是记录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能增强表达效果。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往往反应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素养及精神风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等都有重大历史意义。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使用汉字的人,应该写一手好字,以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往往被认为是有文化的表现。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文字。它不仅要求书写迅速、规范,而且力求书写工整、美观,甚至要求具有欣赏价值。学生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今后走向社会,他们在工作、学习、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都离不开写字。所以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农村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现在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许多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求职打工就更显得十分重要。
重视口语训练教学。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口语交际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不仅要努力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要有能够在别人面前明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还要有能满腔热情地去说服别人的口才,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是最简便、最快捷、最廉价的信息传递手段,比文字表达更灵活、更及时、更直接,因而更行之有效,应用更广泛。用明确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青年外出求职必备的素质。中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学习的兴趣,加大课堂演练力度,让学生了解,掌握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力求使学生在大庭众之中敢说,能说,会说,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重视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现代社会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需要写一些简明、通俗、实用的文字。比如,写一份请帖,拟一副对联,给亲友写一封信,财物来往中立个字据,工作中订个计划,写个总结,学习中写篇笔记,为单位集体写个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在交际中会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应用文。它的写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法制观念的加强,应用文的种类日益增多,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学作文教学,应在学生熟练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写作的基础上加强常见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训练,力求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类应用文的行款格式,行文做到语言简朴、用词准确、表达明确,能规范地撰写所学过的种类应用文。
新的时代和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也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勇敢地面对现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赵盾,教师,现居贵州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