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2期 ID: 141119

  

语文教学要与师爱同在

◇ 张国玲 杨同典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这是因为“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师爱,倾心而为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热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亲近,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程,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融合于师生的交往中,有一天我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让他停止书写,用手捧起他的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我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当学生上厕所没有带手纸,有一次我亲自给他送,事后他对我说:“老师,真的对不起,从前我不应该在课堂上给你捣乱,以后我再也不会了。”用师爱来感化、呵护学生,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师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活的艺术,师爱是奉献,师爱也是理解;师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师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
  师爱还表现在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我们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我们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塞责地对待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我们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一个个受教育的对象。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教学中来。
  师爱,使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教育需要师爱,师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素质,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
  师爱是未来和谐教育的闪光点,让师爱与教育同在。
  
  张国玲,杨同典,教师,现居山东潍坊。

语文教学要与师爱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