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激发学生的交际的欲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
二.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要求学生对第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2、活动之后话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味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3、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
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此外,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电影,都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的训练方式。
三.重视口语交际的评价
实行自评和互评是口语交际的又一重要环节。学生要了解自己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如何,要了解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不能不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除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外,更应该关注与自己合作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表现也能进行客观的自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评和互评,我们可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来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有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等等。
对参与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积极参加讨论,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意见不同时,能够冷静客观地思考并与对方协商,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同一交际主题时,善于沟通和交流,善于合作、团结一致等等。
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养成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听别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和神情、动作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用言语打动他人,说服他人;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或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等等。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把口语交际在教学中的评价放在首位。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要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和他们交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王延豹,沈淑芹,教师,现居山东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