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4期 ID: 139729

[ 杨春艳 文选 ]   

小学口语交际课教学之管见

◇ 杨春艳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一.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教师示范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特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作示范,如本人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找春天》一课时,首先为学生创设物境。我把学生带到校外的田野里找春天,大家把美丽的春天带回了课堂。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个情境创设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有物有景,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交流和兴趣。
   然后我又为学生们创设“色”境,让同学们说说在野外看到些什么颜色。美丽的大自然强烈地刺激着同学们的视觉,唤起了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大家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要保证充分说、自由说的时间、空间。例如课始,我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找到和看到的春景,然后开展小组赛说,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这样一来,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二.创设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
   创设情境,是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交际的欲望。一个宽松、其乐融融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首先,在模拟演示中让学生想说、爱说、乐说。如《当小记者》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个“实话实说”栏目情境,让学生轻松地进入采访,激活了学生语言的思维,更激发交际的兴趣。
   其次,在双向互动中训练学生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如在第九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教学时,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围绕“过生日请吃饭好不好”展开辩论,理由充分的一方胜。学生首先联系实际积极讨论。接着,双方唇枪舌战,各执一词。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既能使他们说话清楚流利,又能注意倾听对方的话。
   三.立足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资源
   口语交际不只是一种独立的课型训练,而应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教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强。很多课文都有适合分角色表演的内容,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跃的海洋,成为学生说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中来。
   续编故事,填写“空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在第十二册《穷人》一课结尾时,可以让学生续编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一家人的生活怎样。有的说渔夫的负担更重了,一家生活更艰难了,有的说凭着渔夫的坚强,终于改变了贫穷的生活状况,有的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故事大王,对精彩的语句我和同学们及时地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深入生活,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材中很多口语交际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感受到、经历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学生实际交际的能力。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教师教学的追求。
   五.适时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评价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适时适度的评价,能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学生“心欲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之时,给予他们一点鼓励,使学生释放出潜在的交际激情。
   总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朝夕就能练就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与人交往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因此,教学时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努力开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渠道。
  
   杨春艳,教师,现居江苏建湖。

小学口语交际课教学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