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4期 ID: 139663

[ 张卉 文选 ]   

让中职语文课更有魅力

◇ 张卉

   笔者曾对本校的中职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接近40%的中职生是出于“对目前所学专业有兴趣”而选择了职校,有48.8%的人是由于学业基础差升学无望才选择了职校,另有一小部分是因胡乱填报志愿而被动进了职校。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约有68.2%的人表示“喜欢专业课”,对于文化课许多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关键是要在职校“学习本领”和“将来能找到工作”。
   的确,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都曾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对文化课多有畏难抵触心理,而专业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从零开始,更好接受,再加上“专业课更实用”这一观念的影响,所以在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大多不被学生重视。语文虽是基础学科,但处境很是尴尬。可谁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素养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影响颇大,怎样让中职生喜欢语文课,怎样在中职学校上好语文课,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升中职语文的魅力。
   一.真诚交流,上好开学第一课
   刚刚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心态是复杂的,有得过且过的,有立志成才的,有热衷技能的,也有茫然无措的,但绝大多数都是想在职校开启一段新的学习生活。因此,中职第一堂语文课应该以明确目标,激发兴趣为主题,可以谈有趣的语言现象,谈有趣的文字游戏,谈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与灿烂的文化,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听说读写能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更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而语文培养的能力则是其重要的基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中能够重新认识语文,认识到即使是在职业学校语文的学习同样重要。
   二.身正为范,展现教师魅力
   教师素质决定教学成败,“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决定课程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凭借什么来吸引那些本来就逃避学习的孩子呢?如果学生对语文没兴趣的话,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先喜欢上语文老师。
   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认识深刻,感染力强,这样往往会赢得学生的信任甚至尊崇。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人世间的真善美、进步、文明与正义。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学养,表现出深厚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修为水平,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望,让学生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文学功底,崇拜教师的修养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挖掘教材,彰显语言魅力
   利用教材本身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让中职语文具有魅力的一大途径。我们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广博,涉及文史理工等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中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好文章,能用诚挚的情感和高尚的精神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用深刻的事理和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更新观念,拓展教学空间
   职高语文课堂在“量”和“速”上不能要求过高。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所以要循序渐进,注意语文与专业的紧密结合,把兴趣性和社会实用性相结合,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适当地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上成写作课、口语交际课、朗诵课、书法课,可以做调查报告,可以办富有专业特色的小报等等。总之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人人参与,勇于实践,这样语文才会以轻松愉悦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内心。
   同时,信息技术逐渐普及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它运用于语文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将抽象的事理和知识用直观、形象的视图表达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效果;通过信息技术,还能促使新鲜、实用的教学模式的产生,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我们要给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以保证每一个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的中职语文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让中职学生不仅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从而让我们的中职语文在职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卉,教师,现居安徽阜阳。

让中职语文课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