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4期 ID: 139715

[ 李晔 文选 ]   

《草莓》教学设计

◇ 李晔

   《草莓》是语文版九(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联想结构全篇的构思美,品味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通过联想所抒发的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秋天的赞美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情怀,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欣赏这篇情理相生的抒情散文。
   一.导入——感受逝者如斯的惆怅美
   1、课前播放歌曲《青春舞曲》,营造氛围。
   2、上课后,多媒体展示两张照片:班上一个同学的婴儿照和少女照。
   3、对照片进行说明,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逝者如斯的惆怅之情,并能带着这种感受尽快地融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朗读——感知课文的内容美
   1、听读思考: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2、朗读思考:通过联想,作者书写了怎样的情怀?
   3、学生交流读后初感。
   三.默读——体会联想的结构美
   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讨论交流以下问题中体会联想的结构美:
   1、课文一、三两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一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第三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从文章的思路来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一年四季在悄然更替,人生也如四季(结合图片上小姑娘的变化),原来一切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演变,季节更替如何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
   (1)时至九月,作者却有怎样的幻觉,由此联想到时光虽在流逝,但人们往往又有怎样的错觉?
   (2)是什么让作者忽然发现九月和六月是多么不一般,由此又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3)课文题为“草莓”,但文中写到草莓的句子却寥寥可数,找出这些句子来读一读,想一想,草莓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小组讨论交流后小结: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来结构全篇的?
   四.品读——赏析语句的意蕴美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要语句:
   在作者对生命演变的感悟中,有许多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句子,哪些句子感染了你,或者你最喜欢?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
   一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如:
   1、“每日朝霞变换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2、“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二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如:
   1、“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重点引导学生品味)
   (老师可以这样设问:你觉得每天的日子有色彩吗?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国庆七天乐惬意舒坦,你会用什么颜色来形容这几天的日子?第一阶段考试刚刚结束,你会用什么颜色来形容考试的日子?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错,你又会用什么颜色来形容?作者说每一天的日子都有不同的形态,你能联系生活说说你的感悟吗?)
   2、“有所剥夺,有所增添。”
   (老师可以这样设问:对你的爷爷来说,岁月剥夺了什么,增添了什么?对你而言,时光的流逝又剥夺了什么,增添了什么?这种若有所失又若有所得,惋惜与欣慰交织的情感,曾出现在我们所学的哪首词中?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五.美读——感悟文章的情理美
   1、面对“有所剥夺有所增添”的岁月,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2、一年四季在悄然更替,人生也如四季,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和老师分别处在人生的哪一个季节,我们又分别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拓展——唱响青春的旋律美
   播放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让学生在青春的旋律中或交流青春的格言,或用歌声演绎青春,或述说自己青春的心愿。
  
   李晔,教师,现居四川简阳。

《草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