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襄州四中的前身是南车集团襄樊内燃机厂子弟学校,2006年企业改制后,子校移交襄州区政府办学。学校学生家长大多数都是厂里的职工,但厂区管理严格,严禁家属随意出入。学生对近在咫尺的机车很感兴趣,却知之甚少。在一次实践活动课上,有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火车有没有方向盘啊?火车和机车是一回事吗?”我想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学生每天生活在内燃机厂,何不利用身边现成的资源,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呢?于是我因势利导,确定了本学期实践活动的主题:机车探秘。
活动目标
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机车的诞生发展史,了解机车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畅想机车的未来发展。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制定方案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过程
过程一:确立课题,制定计划
在这次活动的开题课上,我把火车是否有方向盘的问题又抛出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机车这个话题,大家又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世界上第一台机车是谁发明的,机车是怎样工作的等等。
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诚然可贵,但提出的问题涵盖面很广,有的内容重复,有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向学生出示了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的注意点:1、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2、课题是否适合中学生研究;3、表达是否清楚、科学。学生根据要求讨论,最终确立了四类问题进行研究:机车的诞生、机车在我国的发展、机车的种类和原理、机车的未来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我让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从这四类问题中自主选择。每一类问题就是一个子课题,选择同类问题研究的为一个小队,选出队长,取好队名。通过选择同学们组成了四个队:“发现号”机车队研究机车的诞生、“探索号”机车队研究机车在我国的发展、“和谐号”机车研究机车的种类和原理、奋进号”机车队研究机车的未来发展。
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保持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我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制定一份活动计划表,再根据组员的特长分工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互助,最终各组确立了具体、可行的活动计划。各组制定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活动时间及方式、预期目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学生有了明晰的研究思路,细致地了解了自己的研究任务和完成任务的途径方法,这对他们树立信心顺利开展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过程二:依据计划,展开调查
“发现号”机车队和“探索号”机车队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是查阅资料。怎么进行资料查阅呢?我教同学们学会了图书查找法、上网浏览查找法和制作资料卡片法。
“和谐号”机车队和“奋进号”机车队主要采用的是车间实地考察采访方式。在采访前的准备阶段,我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等,还教学生学习制定调查表,设计采访问题,准备采访器材等。
为了弄清机车是否有方向盘的问题,同学们在车间领导的批准下,有了一次进驾驶室参观的机会。通过陈工的讲解,大家不仅知道了火车没有方向盘,而且还了解了火车启动的方法。有三个小女生,还坐在驾驶室过了一把火车司机瘾,她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过程三:分析整理,应用深化
分析、整理信息是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四小队成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奋进号机车队准备了手抄报,和谐号机车队准备了摄影展,有的还制作了精美课件,胸有成竹地准备展示课。
过程四:展示交流,畅谈感受
1、精彩展示
在接下来的活动课上,各队按照活动计划,轮流上台展示。表现最出色的是发现号机车队和探索号机车队开的故事会。发现号机车队讲述了火车这个名称的由来、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以及世界上第一台机车诞生的曲折历程。探索号机车队讲述的是“驴马拉火车的故事”。听完故事,同学们认识到“愚昧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2、畅谈感受
精彩的展示课后,每个学生都感慨万千,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浓缩为一句话谈一谈。有的同学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有的同学总结出了“好的产品要在好的环境下生产,人也不例外,人也要在好的环境下才能得到锻炼”,还有的同学说“细节决定成败”……听到同学们发自肺腑的声音,看到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收获了这么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3、多元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为了使学生反思,让评价成为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把握参与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指导。我为这次活动设计的评价表分为参与情况、协作能力、承担任务、成果展示四部分,每部分四个等级,先自评再组评,然后师评。在总评栏里,我肯定了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并为他们提出了建议。
活动反思
以上活动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活动:
1、学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活动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和谐号机车队计划进车间参观,说走咱就走,小组几个成员带着相机和笔记本兴冲冲地出发了。到了车间门口,他们却被拦住了。原来车间安全隐患大,进厂区参观要先策划活动方案,再经过层层复杂的审批程序后才能实施。活动方案怎么写,怎么请示,怎么审批,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他们顿感希望渺茫,打算放弃计划。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一边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一边指导他们上网搜索范文,学习制定活动方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活动方案写好了。同学们写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流程等。接着,婧翠如、王成等几名同学,自告奋勇到厂办找厂长请示。经过多次奔走联系,同学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打动了厂长,他欣然同意同学们进车间参观采访。此次活动涉及到人力资源部、安监部、团委、机车车间等七个重要部门,全是同学们自己组织联系好的。
2、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参观解体车间时,看到车间又脏又乱又嘈杂的环境,负责带队的殷工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有限,不能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即使在这样差的条件下,他们依然能努力工作,我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为改变目前落后的状况,为祖国机车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听到这里,唧唧喳喳的学生们一下安静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每个人的心里都铆着一股好好学习的劲头。我们平时在教室苦口婆心,教育学生,可是效果并不好。这样的实地参观、切身感受,谁说不比老师的说教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呢?
活动延伸
这次机车探秘活动虽然圆满结束了,然而同学们探索的热情并没有停息,他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机车研究的更深领域,如磁悬浮列车技术系统,推进系统,导向系统的研究。今年暑假,“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班上很多同学每天都在密切关注事故原因调查的进展。动车的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铁路部门的安全管理问题等,又成了大家探究的热点。一位学生在qq上给我留言说:高铁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速,但这种高速理应建立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一旦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如温家宝所说的“失掉了高铁的可信度”。学生小小年纪,却能心忧天下,情系民生,有这么强的社会责任感,真是令人欣慰啊!
一位哲学家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这次机车探秘活动播下了科学的火种,点燃了探究的火把。探索号列车已经出发,它将载着带上火把的学生们驰骋在人生的道路上!
李杰,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