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10期 ID: 141814

[ 张 丽 文选 ]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 张 丽

  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那么语文老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自我教育是最有效的、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很有效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它能将德育之根深植于学生的心底并开出绚烂之花。
  课堂教学中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契机。学生可以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可以谈自己身边的新闻故事,可以谈社会生活及自己的看法,可以推荐有哲理有感情的文章或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畸形消费:天价手表,天价手机等有人争相购买,浙江义乌等地从比名车到比名狗……可以说,比富现象是一种畸形的跟风和炫耀心理。有的学生谈了登山过程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摘花草,攀援树木,有的古树旁边明显地立着牌子“保护古树,禁止攀登”,可很多人熟视无睹,抢着爬进栏杆的古树上拍照……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一切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说脏话,不践踏草地……在一些作品赏析中,比如俞天白的《底线的失落》,让学生明白“做人是要有一个底线”。自我教育胜过说教。
  二.为人师表者的德育影响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教师应完善自身的人格体系,让诚实守信、友善谦和、言行一致、坚韧勤劳等美德,自然体现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间,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作用。
  三.挖掘课文的德育内涵
  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汲取德育精华,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铸造学生美好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沁园春·雪》激起学生远大的抱负,爱国之心;《背影》激发对长辈亲情的理解珍惜。教师应挖掘德育精华。
  四.写作沟通中完成德育
  随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予以指导,是德育教育的主途径。师生敞开心扉,用真诚的文字互相感动,德育渗透其中。
  
  张丽,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