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产生的作用远不止负面的干扰作用。换一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除了一个是母语教学一个是外语教学之外,实质上二者都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同于语文教学的问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思考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亦即语文教学审视下英语教学问题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视 英语教学
引言
对英语教学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其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很多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人士认为,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其受到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形成的母语思维的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也就是汉语的影响实行一定程度的屏蔽,以最大程度避免这种干扰。[1]事实上,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产生的作用远不止负面的干扰作用。换一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除了一个是母语教学一个是外语教学之外,其实质上都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中学生容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处于初中级学习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形成使用英语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其必须借助汉语这一母语作为工具,借助其在语文教学中获得的汉语习惯来完成相关英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级英语学习期间,大多数英语教师都会适当使用汉语作为辅助,向学生讲解其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也需要通过将其接收到的英语知识转换成汉语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其还原成需要英语。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借助汉语的使用大大节省了学生英语学习入门和理解新的英语知识的时间,降低了其接受英语知识的难度,但毫无疑问这种英语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不停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切换,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使汉语的思维习惯对其英语学习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使其在英语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的错误。[2]
(二)英语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和挫败感,降低其学习兴趣
对习惯使用汉语进行思维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英语是陌生的,而英语教学中不断出现的不同于汉语的新的英语知识,又在不断地强化其产生的这种陌生感。与此同时,因为对英语的不熟悉,初级、中级英语学习者会感到其难以掌握和运用,而其在实际英语学习中不断地出现的各种错误,则会使其产生深深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又会进一步加强其对英语的陌生感。因此,在中国学生当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能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且迫使自己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英语的学习,但对英语学习的厌恶却非常普遍地弥漫在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中间。这种由英语学习产生的陌生感和挫败感导致的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是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最大原因,这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普遍偏低
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是使用其进行相应表达的能力。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基本都能熟练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却经常发现学生们虽然已经理解并且完成了相应的英语知识的学习,其实际运用这些英语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却非常低下。这种问题存在的最突出的表现,是涉及到英语运用的两项最基本的能力,即英语会话和英语写作的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相应的成绩都非常低下。英语会话的过程中,其往往需要通过将听到的英语信息转换成汉语,然后使用汉语得到答案后再转换成英语,因此不仅反映速度慢,跟不上对方的节奏,而且因为汉语思维的影响,应答方面经常出现“中国式英语”的错误。而英语写作,则干脆变成了英译汉、汉语写作、汉译英三个组成部分,且同样因为汉语思维习惯的原因而导致错误百出。[3]
二、语文教学审视下英语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不存在语文教学的纯净语言环境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汉语,而汉语是学生出生之后一直使用的母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使用汉语进行思维是其从小养成的习惯,因此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汉语对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语言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汉语习惯是其日常思考时养成的习惯,不存在能对其汉语思维习惯产生影响的其他习惯。正是因为这种纯净的语言环境的存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同其记忆错误或者逻辑错误相关,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因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错误,但绝不会出现英语学习中因为别的语言习惯造成的错误。而英语教学中却由于这种纯净的语言环境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得不受汉语习惯的干扰,从而出现相应的错误。
(二)不存在语文教学的熟悉感
语文教学虽然和英语教学一样,都是以某一种语言作为教学对象,但对语文教学涉及到的汉语来说,其本身即为学生一直使用的母语,虽然在接受语文教育之前一直停留在口头的使用上,但对其基本发音和语法结构乃至常用词的词义乃至其文化涵义,都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其在使用汉语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借助别的语言作为工具来解决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的问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是将自己已经形成的语言习惯进行强化和进一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使用的语言工具仍然是作为其母语的汉语本身。虽然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但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是因为其他方面,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讲授的语言的陌生感及由此形成的挫败感无关。而英语教学中,学生却由于对作为外来语的英语天然的不熟悉,因此无法避免地对英语学习产生陌生感和挫败感,最终失去学习英语兴趣。
(三)缺乏语文教学学以致用的环境
语文教学中虽然也需要对学生运用汉语的技巧和能力进行培养,但主要是对其业已形成的汉语使用习惯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提高使用水平的问题,学生对汉语的日常使用是不存在大的问题的。而在英语教学中,是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日常使用的语言本身是汉语,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使用汉语进行思维并表达自己意志的基本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不存在对汉语难以实际运用的问题。对于语言运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会话和写作,语文教学中同样不会出现普遍性的学生会话困难或写作时词语和语法运用错误的问题。而英语教学却正是因为缺少语文教学的这种得天独厚的学以致用的环境,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普遍偏低。
三、语文教学下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
(一)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汉语教学的频率
语文教学中不存在别的语言习惯干扰的原因,是其讲授使用的语言和其讲授的内容都是汉语。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中过于频繁的汉语使用就会造成其讲授使用的语言和其讲授的内容的不一致,从而加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汉语思维习惯的依赖,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形成严重的干扰,导致各种“中国式英语”错误的形成。因此,必须学习语文教学的经验,在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除了学生确实难以完全通过英语进行理解的入门阶段以及新的英语知识如新的英语单词的学习阶段,适当借助汉语作为工具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外,其他阶段均应杜绝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独立使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并将英语教学最终过渡到完全使用英语授课,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汉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二)对初中级英语学习者,适当使用其熟悉的汉语教学方式提高其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的语言不存在陌生感,是因为讲授使用的语言为其熟悉的汉语。对于初级、中级英语学习者,其英语独立思维能力尚不具备,无论是英语入门方面的知识,还是新的英语知识的讲授,单纯使用英语进行讲授是很难达到使其理解的目的的,反而会加深其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和挫败感,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因此,虽然也应当尽量减少汉语思维习惯对其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对这些学生来说,适当地使用汉语教学还是有必要的。和语文教学一样,使用其熟悉的语言对相应的知识进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增加其对英语实际运用的机会,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
语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难以实际运用汉语,是因为其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使用汉语。因此,要克服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创造学生们使用英语的机会。如组织英语角,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使用英语,要求学生用英语写日记等。只有在存在足够的英语实际运用机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
结语
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同样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因此,在考虑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时,完全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语文教学中没有出现类似问题的原因,并借鉴语文教学的经验,找出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类似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建奇.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趋势[J].教育评论,2011(03).
[2]郭晓玲.汉语负迁移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影响及对策[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04).
[3]张耀成.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06).
[4]叶美丽.语文教学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