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心的作品当中展现出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也就是减少实际问题状况中的不公,弱化主流作品里习惯运用的昂扬笔调,着重展现女性角色的内心活动。她的作品重视观察而非评价,重视挖掘而非批评,这类特别的存在令当前更多的学界专家对其作品展开探索,解析其作品当中的文学内涵。本文将在前人探索的根基之上对她的作品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冰心 小说创作 叙事角度
引言
冰心是我国文学历史当中非常特别的一位作家,在新文化运动中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她的作品不但给20世纪20年代心灵脆弱的年轻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其作品的表现方式与写作方式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这一时期的文学界引发了很大震动。当代学者均对冰心小说作品赞赏有加,称其作品文如其人,是作家思想境界的延伸。冰心这种将带有庄重、朴实、清秀等数种文风糅合为一体的小说写作方法成为我国近代文学史中特别的存在。
一、叙述者角度营造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对作家来说是一件既简单却又不简单的事,作家所选用的叙述视角以及其带来的成效,这将最终决定其创作水准。叙事者与故事间两者的关联是作品最为繁杂的问题所在,传统的“全知型”视角后藏匿了叙述内涵,怎样择取叙事角度与作家自身对生活采取的心态及其审美观点有着密切关联。[1]
长久以来我国小说普遍运用“全知叙事型”写作方法。在20世纪初,诸多欧美文学著作传播至我国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当代作家对欧美文学中的多元的叙事模式产生兴趣,他们开始探索新颖的模式。冰心就是受这一思潮影响的作家之一,在其小说中进行了许多叙事手段的尝试。尽管冰心大部分小说均运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用“我”这个视角叙事,但小说中并非只是描述“我”的经历,本质是运用“我”的双眼所见所感并予以描摹,令阅读者有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
冰心早期创作小说重点是表现“旧社会、旧家庭那令人窒息的环境,希望改变这种生活状态”。20世纪20年代之后,冰心逐渐借助外界聚焦目光,运用“爱的主题”来感化且抚平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现象。30年代后,她被百姓群体面对艰苦生活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精神所感动,同情他们所遭受的磨难,其小说的焦点开始关注我们身边的普通百姓生活。80年代后,冰心的笔触对准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体系创建,这种由微观至宏观的创作发展历程令小说叙事主题更加深刻。
从叙事者的视角出发,冰心小说的主题始终都在时代热点中寻找灵感,用“我”的眼睛注目着社会,希望得到公众的反响来改良社会实际情况。冰心可以被称作现实主义作家,尽管小说里没有雄壮磅礴的气势,但字里行间都与作者生活密切关联。这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人生阅历相符,冰心的一生没经历过大风浪,相对平淡安逸的生活造就了如微风细雨的文风。所以,她作品当中大部分表现知识分子平凡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她尽量避免了苦难重生与压抑的作品主题,即使涉及也是侧面微观表现,因此细腻的文笔给阅读者的内心带来安慰。
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评论界有着不由分说的偏执态度,对重大题材的作品竭尽全力予以赞扬,而平凡主题的作品被束之高阁,使冰心小说始终不瘟不火。对照世界文坛各国文学历程,我们可以得出文学著作的成功与否和题材大小关联甚微,那些表现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著作反而更加引人入胜。作品的成功与否和作家对题材的掌控、叙事策略和深化主题的解读深刻与否有着重要关联。艺术家是在其他人认为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深层的美。同理,冰心可谓是作家中的艺术家。在平凡生活中探寻平凡美,是其小说最独特之处。
二、对美的挖掘与赞美
各个文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美进行讴歌,冰心小说在描绘平凡生活的同时,均会坚定不移地赞扬平凡之美。小说里面不存在令人厌憎的角色,也不存在高大全能的角色,平凡生活中取材的人物就像身边的朋友,这类人物极少有不可原谅的缺点,即便是带有某种极端的缺点也是以和煦的方式表达,是让人能够体谅的存在。冰心小说中对女性人物之美的讴歌也使我们不可忽视,女性人物形象可谓是真善美的具体表现。她刻画塑造的女性形象类型迥异,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人物所展现的共同点都是有着良善、柔和、温婉的品格,是我国传统女性内心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2]
不同文化背景对美的解读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美的展现需对社会内容高度归纳,这样美才有最大价值。这类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从这一视角而言,冰心小说中美的展现屈指可数。如果单独来讲,冰心小说中刻画的人物都是真实生活中的缩影,置于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中就表现得不是很典型。小说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感,令人感觉不到黑暗,具有着一种超脱世外的意蕴。正因如此,使得其作品始终徘徊在主流文学之外。
三、诗意般的作品艺术
意境是我国文学写作的焦点,是历代以来文学家追寻之理想境界,她深受这种古典情怀陶染。尽管意境是诗作展现的关键点,可是她仍然把意境和小说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了一起。
内情连同外物融合于一体构建出的艺术境界谓之意境。意境并非自然界景色,它是一个人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背景的具体展现。画家可以称之为意境创造高手,可是他们使用的是颜色与线条来勾画自然景色,而文学家是使用语言为载体描写勾画景色。由于受女性作家身份与视角的局限性,冰心小说里没有充斥的阳刚之气,不似正午的阳光,仅有傍晚的云霞般的温情之美。例如小说《寂寞》中的段落描写。阅读冰心小说就好似亲身到达了一个景色优美之处,体会了赏心悦目的感觉。意境的创建历程实际上是作家主观心绪表现的历程。作者文笔之下的美景不但精准到位,同时透进了她内心的思想情感,含有作者自身的深刻印记。她作品里的景色不但是景色描写,同时也是角色表情改变之根据,于特殊的环境里指定的任务心绪表现景象。她的大部分作品中的抒情极有特点,这可以说是其作品的标志。
冰心也是一位满怀诗情的作家,她许多抒情写意的散文化的语言运用至小说创作中, 令作品充满诗意美。诗化是她作品“文备众体”最显著的特点。抒情传统在我国文坛历史当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深刻积淀于我国文人审美意识里。在描述方式角度而言,冰心运用的是“诗化的白描”。白描原指国画的一类技法,也就是单纯用黑色线条而不用色彩来勾画物像,之后借指写作中的一类展现方式:紧抓描绘对象之重点特色而不加以衬托,仅使用凝练之笔触勾画鲜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