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是词体发展的大盛时期,各种诗歌流派争奇斗艳,诸多名诗佳句脍炙人口。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娱乐活动为创作题材,尤其是诗人李白的作品揭示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基本面貌,为今人了解和研究唐代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笔者基于诗仙李白的诗词作品对唐代体育诗歌细节描写作以初探,为诗词活动描写提供借鉴。
关键词:唐诗 李白 语言描写 文献
引言
古代文学有它自身的目的、要求及必须保持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辉煌时期,各种诗歌流派争奇斗艳,诸多名诗佳句脍炙人口。其中为数不少的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的诗词,其中代表诗人李白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描绘了唐朝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反映了唐代人们丰富的文化和勇敢的拼搏精神。奔放的语言描写为唐代诗歌注入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豪情壮志。而今,我们在唐代诗词中之所以能看到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就是因为这些丰富独特的文化给了文人一个广阔的空间,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旺盛的源泉,我们从唐诗中便可见其一斑。
一、创作背景概述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国家安定和社会财富明显增多,为文人创作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伴随着生活富足,人们的消遣方式也随之增加,丰富的活动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富足的生活为人们业余休闲活动提供了空间,许多文人也加入其中,为唐代文学作品焕发了蓬勃朝气。唐代以前,我国的古典诗词创作内容主要是写景抒情或者是描写离别感悟,抒发个人人生追求的诗篇居多。这类作品以描写事物为辅,旨在抒发情意为主。后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文人们将创作视角移至对百姓体育活动进行描写之中,这类诗词作品流传下来的数量颇多,为我们今人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例如诗人李白喜欢打猎,《观猎——卷二十》是李白撰写的,内容是记录与好友杜甫等一起在孟诸打猎的恢弘场景。通过对场景的真实描述“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为我们今人再现了当年的生动画面。人物形象塑造传神,人物动作细致入微。在诗人笔下,生动的场景与人物动作在气氛中互相融合。这些活动陶冶人们的情操,被诗人们纳入了表现生活为主的文学题材之中,不仅抒情写景,而且更深刻地带有言志的意味。
盛唐时期的体育活动类诗歌内容丰富多彩,诗人创作形式较前人比较突破较大,语言风格不拘一格,这其中由于李白的作品流传最多,笔者以诗仙李白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显示出全新的豪放个性,全新的精神。李白在诗歌作品中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将现实活动场景进行描写,并深化主题,为今人描绘了生龙活虎的活动大场面。诗歌中的主人公塑造形神兼备,完美表现了唐代社会五彩缤纷的场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民间生活高涨的创作热情,灵活高超的体育技巧和激昂奋进的精神。真实化的场景描写为我们了解唐代的空前盛况提供了文学素材,使我们通过阅读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这个特定的时代氛围。
二、李白诗词中的体育活动描写
好友杜甫称赞李白每次斗酒后就有名诗流传。因此,李白又有“诗仙”的称号。诗人李白所处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盛世之中诗歌文学作品得以流传后世。李白不仅在文学上造诣颇深,而且他把个人爱好融入文学诗词创作之中。与游览名胜歌颂江山的诗歌一样,李白也爱好着剑术、狩猎等民间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场景融入到个人诗歌创作之中。其诗句因“豪气纵横,坚守自我”被后世文人所推崇,今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诗词能够感受李白作为文人所具有的豪迈特质。本章基于李白的生平创作经历详细分析了李白的舞剑与游侠类的诗词佳作,进而对其中所要表达的体育文化内涵进行阐释。诗人崔宗之就称赞李白精湛的剑术“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李白一生“高冠佩雄剑”,少年时代的李白,就有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尤其在其代表诗歌作品《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能看出李白的远大理想与现实差距,诗人不得志的经历只能通过舞剑寄托这种悲愤心情,通过诗歌抒发了诗人为国立功的人生理想。
(一)李白诗文中的舞剑解析
李白在《上安周裴长史书》中写道:“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年李白正值25岁。在此后的30多年中,李白腰间始终佩挂“延陵剑”,而且在李白的很多作品中均提及舞剑的场景及姿势,这些舞剑的细节充分反映了李白对舞剑的热爱。李白少年时就学习剑术,在文学文献《李太白全集卷四》中记录:“少年学剑术,凌栋白猿公”。由此可见,诗人少年时代是一位骑骏马,佩宝剑,英勇威武的装束。李白在《酬崔五郎中》中写道:“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通过对上面各诗句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李白对舞剑活动非常了解,在创作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通过诗歌将其加以记录,表现了人物娴熟的技巧与轻盈的身形。此外,李白在《玉壶吟》中写道:“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洒涟”。通过诗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意气风发,在舞剑时尽情彰显了个人素养,整个身体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与舒展,其思想与身体动作相协调,表现了体育对人生理想追求道路上的重要价值。由以上诗句可以看出,李白在舞剑的过程中,表达了诗人对身心自由的向往,其豪情壮志等流淌于诗歌的字里行间,一气呵成的诗词佳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二)诗人李白的游侠情结
在李白的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漫游大好河山和各地的景色中度过。他饱读诗书,在欣赏了神州大地各色的优美风光之后,又和杜甫结伴共同游历,饱览名山古刹,并且所经途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以诗来记载。范传正写《李公新墓碑》也对李白的游侠境界进行描写歌颂。和许许多多的文人一样,李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侠客梦。“侠客”和“诗人”是截然不同的,也可以看成是“一武一文”。侠客主要是以“武”犯禁,文人骚客则是“学而优则仕”。这样看起来,“侠客”之于文人们,也仅仅是一个梦想而已。不过从文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对游侠生活的向往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减少。相反,经历了唐朝高度发展的经济之后,“侠客文化”的发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