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3期 ID: 421903

  

从文学作品谈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

◇ 沈莉 侯丽红

  摘要:文学作品中有关人们活动的艺术性记录,其中不乏大量的体育活动记载,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从文学作品中旁征博引,使用简洁明快、科学严谨、寓意深刻和有激发性和感染性的语言,经过严谨地安排、巧妙地使用,对于营造气氛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号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文学作品入手,对其中体育活动的记载和教学课堂上艺术性语言的运用进行探讨,让我们一起领略语言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文学作品 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 教学语言
  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人民生活的艺术性记载,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史学资料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于当代的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从文学作品中引经据典,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体育教师组织教学课堂,传授基本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动作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那么,体育教师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课堂中体育教师对于文学作品的运用总结出语言的特点和使用的艺术性。
  一、文学作品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概述
  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选自《礼记》
  上面这一段话是选自《礼记》中有关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的体育竞赛中,名次和成绩都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说“友谊第一,重在参与。”从小就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选自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选自杜甫的《清明》
  从上面我们所节选的这两首诗歌里可以看出足球活动我国自古就有,历史久远,所以在足球教学的课堂上,面对近年来我国足球在世界比赛上的不理想成果,教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明白足球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民族体育活动,我们有责任和信心将中国的足球在世界体坛上发扬光大。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选自苏轼的《蝶恋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选自李清照《点绛唇》
  从上面所节选的两首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秋千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虽然在现在国际性的比赛上看不到这种体育项目,但这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体育项目和娱乐休闲活动,体育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体育活动种类的丰富多彩,有些项目虽然在国际的项目上没有,但同样是值得我们进行继承和弘扬的,这是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该有的体育精神。
  二、文学作品在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就热爱运动的民族,体育活动的种类经过历史的发展变得丰富多彩,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体育教师只有对我国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起源有深刻的了解才可以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中历史悠久的体育活动记载
  《诗经》是我国目前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对前人生活的艺术性记录,其中有很多关于人们体育活动意象描述的记录,这对于学生了解中国体育起源和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引用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可以提高枯燥无味课堂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体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选自《诗经》之《齐风·猗嗟》
  这是《诗经》中有关对青年男子射箭时的健美身材和高超的射箭技能的描述,其中“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是对射手外貌和风姿进行了高度的赞美,拥有着高大的身材和魁梧身材的射手,眼睛炯炯有神,姿态就犹如那飞燕一般。诗歌采用虚实的写作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射手的高超技艺进行描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中国体育健将在射击上的优异成绩是和我国自古以来的射箭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的体育战绩是深深根植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之中的。
  (二)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中百花齐放的体育活动记载
  体育活动的繁荣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和民族之间往来的频繁,才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大繁荣。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盛世,不同民族之间都友善往来,从而也促进了各项体育活动的繁荣,走向了一个全民运动的时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古代的体育繁荣盛况,树立一种全民健身运动的观念,提高全社会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精神。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
  ——选自张籍的《寒食节宴》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礨峞垂玄熊
  ——选自杜甫的《冬狩行》
  今春芳苑游,接武上琼楼。宛转萦香骑,飘飖拂画球。
  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只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
  ——选自沈佺期的《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 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选自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从以上所节选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活动在唐朝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有狩猎、射箭、围棋、游泳、秋千、女子骑马和蹴鞠等活动,上面的诗歌中还有对少数民族进行英勇狩猎的描述,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全民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风气,甚至女子都可以参加体育活动,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用诗歌文学作品增添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体育发展历史的了解,同时要重视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发展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之一。
  三、结语
  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部活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进行教学,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就一定可以把体育教学工作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这样也就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阜华.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从文学作品谈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