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度教改项目:汉语类课程集约化教学模式改革JY2012075摘要: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开放式教育,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何才能真正实施开放式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大胆实践和改革,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实践教学理念,使学生能不断接受和学习到更实用的技术、更前沿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执业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和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开放式教育改革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学会如何对五彩纷呈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进行赏析,并对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此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去向主要包括学校、出版、新闻、电视、广播、科研、文化等企事业或机关单位。作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的核心和主干,有着自己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都在向各行各业输送着各类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而在新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教育工作更要与时俱进,切实掌握开放式教育模式的特点,采用动态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大胆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影视、美学、文学、语言学概论、写作学、外国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选修课和共同课等。很多人都认为,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培养文学知识分子、记者、作家、语文教师的摇篮。但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培养实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需要继续弘扬其传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进行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干,彰显个性、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立足之本。
二、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一)坚持“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应及时更新观念,完成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而开放式教育是目前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倡导的是自主学习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对传统被动式教学的博弈和挑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重点是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且将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启发人和参与者,正确摆正自己和学习者的关系,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管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核心”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要想真正获得改革的成功,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未来职业需要和学校教育真正挂钩,实现“学有所用”的目标,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必须与新的教学环境下专业发展的需求相符,并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两个方面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必须注重实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开始普遍应用了互联网技术,所以未来将需要一大批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人才,还会是各类媒体从业人员的主体。通过对未来行业进行预测和分析,需要对各种应用类课程进行开发,并在专业课程中,将这类课程的比重提高。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能灵活的应对现代社会影像化、交际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时代特征。而在追求应用化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应彰显传统特色,努力改造和调整传统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保持和发扬本专业的优势。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读书训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获得语文知识的基础,通过这种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写字能力。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以上基础的语文能力,还应该掌握对语言信息的编辑、删除、概括、归纳、筛选和查找能力,具备一定水平的应用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在远程教育体系下,要以学习的个别化为前提,重新整合教与学的行为。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对教学资源的获取,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师通过定期登陆教学平台,采用常规的个别化辅导的手段,为学生答疑解惑。或者采用集中面授方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辅导,利用双向视频系统进行论文答辩。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阅览室等,实现多元化知识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教师技术培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水平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施,并不等于忽视或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反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加强教师技术培训,努力提升汉语专业教学水平。首先应加强教学技巧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能从网络中、课程中,善于对有用的知识信息进行汲取。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透彻,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就觉得力不从心。所以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有意识的增加实践环节。汉语言和理工类相比,相对简单,对相关技术,教师很容易掌握。但教师对于一些教学软件制作,却相对粗糙和简单。所以必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价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解,同时对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和一般步骤掌握,熟悉多媒体教师环境。通过训练基本的技能,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现代化教育设备驾轻就熟,真正提升汉语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作为文科类专业的核心和主干,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引进开放式教学理念,在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之下,大胆尝试和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和失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采取求实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学模式,能既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适合,同时又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使新的教学管理环境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谭小辉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2]赖敏 蓝鹰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01
[3]伍建华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4]邵之茜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5]陈吉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6]傅来兮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动态关照——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4-27
[7]邓齐平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7:102-104
[8]邵之茜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