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国演义》中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奸雄曹操,他既有雄才大略,同时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刘备是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在小说中他能够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还有“威猛刚毅”、“义重如山”的关羽。
关键词:《三国演义》 经典人物形象 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还描写了各种人类活动,他们的行为具有社会结合形态。作为历史小说,达到像《三国演义》这样既高度地忠实于历史真实,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罗贯中在开篇词里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时期上乘秦汉,下启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雄,如果想称霸天下,曹操、刘备、孙权就得在争取人才方面,运用管理智慧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历史也证明了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成功的。
一、《三国演义》中经典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它的思想成就与艺术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在我国文学史上,也许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长时期地吸引着如此众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它一直为我们整个民族所珍爱。《三国演义》促进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它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曹操。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继他之后又陆续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这说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到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而不是奸诈地对待别人,做到知错就改。很多贤士都是死心塌地,忠肝义胆地对待领导者的,曹操的举动折煞了和气。曹操的故事中充满了鲜血,使得将士们担惊受怕,这也成为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二)刘备。与曹操相反,刘备则以仁义为先。刘备在个人能力上并不及曹操,论才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也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没有曹操高强。但是刘备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也是最会进行感情投资的,对谋士以礼相待,对部下关爱有加,对民众爱民如子,这些我们可以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他为抚慰战士将领的心而怒摔刘禅,还有就是火烧新野,不忍抛弃百姓带着数十万百姓转移江夏等故事中得到印证。刘备在长沙恳请接收降将黄忠,在刀下救下魏延的命,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感投资,刘备成功地树立了仁君义主的形象,赢得了“人和”的优势。他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关爱人才,非但仁慈,更有义气。但刘备的弱点是感情用事,重用老人,旧部,而无意提拔后进,每逢征战总是老将挂帅,这最后导致“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这说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给年轻人提供施展的平台,他们也能做到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合理行军布阵,领导者要慧眼识英雄,大胆启用人才。
(三)诸葛亮。如果少了诸葛亮等人的辅佐,恐怕刘备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诸葛亮有着非凡的治国治军才能,他是各种杰出历史人物的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普通的人民群众都赞扬他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远远小于他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性格、品德、功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作者将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夸大了他的形象。诸葛亮一生对蜀国殚精竭虑,他的才华也是举世无双,深谋远虑。他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知人善用。但是却有时被感情冲昏头脑,没有太多的防人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到防范内部可能出卖领导者的人物,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关羽。再来说说关羽,历史上的关羽是一名虎将。他是一个做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的人。他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勇猛有余,在谋略方面稍显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被封为平西将军。关羽渡荆州之时,给诸葛亮写信问到:“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看后非常高兴。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关羽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关羽镇守荆州,他的谋士马良很有军事才能,但是他的话关羽并不听,一方面是关羽心态傲慢,另一方面是刘备给马良的职务太低,人微言轻。如果关羽听从马良的建议也不会出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局面了。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领导者要信任和重用人才,在提拔和行赏方面,更多地重视人物的功劳战绩而不是与领导者的贵贱亲疏。
从三国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今天还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明天就可以把酒言欢,这都是出于自己切身利益采取的策略。这种斗争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还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家庭、朋友都可以成为斗争的工具,使得更多的人卷入斗争之中。领导者为了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运用各种人力资源技巧,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勾心斗角的精彩画面。《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
结语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细致而又生动地描绘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到三国最终晋统一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它汇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智慧,以一部小说的形式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认真地拜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三国,学习到了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对于三国中经典人物形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有华夏儿女作为这一历史文化巨著的拥有者,可以从中汲取各层次的文化知识,学习有益的思想谋略,做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传承者。 语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出版社,2010(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版,2009(3).
[3]曾轶.《三国演义》人才思想的历史启示[J].福建学刊,1996
[4]胡世厚,卫绍生.《三国演义》与人才学[M].成都:巴蜀书社,1993.
[5]颜士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马建荣.论《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J].楚雄师专学报,1999(04).